第206章 九部议事(二)

“另外一件事,便是朕提出来的考成法,你们吏部也要抓紧时间完善。

 

首先还是要保留关乎国计民生的硬任务,如财政收支、民生工程进度、重大案件办理时效等。

 

明确量化标准,这与官员的升迁挂钩。

 

另外新增“治理质效”的维度,纳入百姓满意度、政策落地的可持续性、团队协作效能等,避免“政绩工程”劳财害民。”曹轩继续吩咐道。

 

“臣三日内定会将官员的考核标准送到尚书台。”

 

“善,无其它事,荀卿就先退下吧。”

 

“臣告退。”

 

荀攸退下后,下一位便轮到户部尚书枣祗了。

 

这位头发已染霜白的老臣捧着厚厚一叠账册,刚进殿便躬身道:“陛下,臣刚核完各州春税入库清单,其中冀州、豫州的粮草已足额到仓,只是凉州因战争延迟,还差三成未缴。”

 

“枣卿辛苦了。

 

凉州战事刚歇,韩遂余党虽已平定,但陇西各县多半是残垣断壁,百姓连春耕都耽误了,这三成赋税,怕是难按时缴齐。

 

既然如此,那不妨就免了这三成吧。”曹轩点了点头回道。

 

枣祗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道:“陛下体恤民情,实乃万民之福。

 

只是这三成粮草关乎秋防军需,若九月前凑不齐,北疆的边军怕是粮草不济了。”

 

“此事简单,朕初登大宝,汉中的张鲁可是为朕敬献了不少奇珍异宝,户部安排人接收这些贡品,直接在长安发卖,然后筹集粮草,送往凉州等地即可。”

 

“陛下圣明。”枣祗躬身行礼道。

 

曹轩抬了抬手,示意他起身:“枣卿不必多礼,朕刚与荀卿商议完善考成法之事,其中不少内容与户部关联甚密,正想听听你的看法。”

 

枣祗将账册放在身旁的矮几上,拱手道:“陛下推行考成法,意在整顿吏治、惠及民生,臣是举双手赞成。

 

只是户部掌管天下钱粮,考成法中涉及财政收支的硬指标,还需细细斟酌,确保既严苛又合情理。”

 

“哦?枣卿有何想法?但说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