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九部议事(二)(第3页)

 

再说这‘役’,各州征调民夫修路筑城,本该按户分摊,可有些地方官却借着‘临时差役’的名义,一年征调百姓三四次,耽误了农时不说,还让不少人家因无人耕种而破产。”曹轩缓缓说道。

 

崔琰点了点头赞同道:“陛下所言甚是。

 

御史台最近有件新案件,安阳太守征召了一千人去修水利,这一千人完成了朝廷的任务后,却又被带去给太守修府邸了。

 

这些地方官如此胆大妄为,就是钻了这赋税制度的空子!谷税、帛税、役分开征收,彼此之间没有关联,他们便能在里面上下其手,中饱私囊。”

 

枣祗叹了口气道:“这种事臣也有耳闻。

 

百姓们为了躲避徭役,有的举家逃往深山,有的干脆隐匿在大户人家当佃农,甘愿受豪族的剥削,也不愿被官府征调。”

 

曹轩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语气沉重地说:“这赋税制度,必须改了。

 

再这样下去,百姓活不下去,国家也难以为继。

 

枣卿,你是户部尚书,掌管天下钱粮,你得帮朕想想办法,怎么才能让这赋税既简便易行,又能堵住漏洞,还能让百姓喘口气。”

 

枣祗躬身道:“陛下心系百姓,臣万死不辞。

 

只是这改革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还需从长计议。

 

臣建议户部联合工部、商部三部协同制定新税法。”

 

“善,就依枣卿所言吧。

 

朕给你们两天时间,到时候咱们在尚书台共同商定此事。”

 

“诺,陛下。

 

老臣告退。”说罢枣祗便拿着手头上的账册缓缓离开了。

 

看着这位老臣颤颤巍巍的身影,曹轩不禁轻叹一声道:“枣卿老了,朕再从哪里找一位如此忠心耿耿的户部尚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