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家祖是曹操轩辕浩然
第207章 九部议事(三)(第2页)
比如江南重商,便重惩盗商之罪;北境尚武,便宽宥劫粮之过。
长此以往,所谓的律法只会成为地方势力的掌中玩物,成了权衡利弊的筹码,而非约束天下的铁规。
所以,朕希望刑部和都察院能联手,仔细梳理前朝律法,结合我大魏当下的实情,看看哪些律法需要修订,哪些需要增补,哪些又该废除。
务必让我大魏的律法,既能维护朝堂秩序,又能体恤百姓疾苦,真正做到公平公正。
毛卿,此事关乎我大魏万世之基,朕便拜托给你了。”轩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毛阶说道。
“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毛阶郑重的回道。
曹轩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对着荀彧问道:“荀相可还有要说的?”
荀彧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圣明,臣以为修订律法一事,确是当务之急,但需兼顾‘稳’与‘变’二字。
前朝律法施行多年,民间早已习惯其脉络,若骤然大幅更动,恐生乱象。
臣建议先由刑部牵头,将各地量刑差异显著的条文列出,如盗案、斗殴等常见罪名,先行制定统一的量刑细则,作为过渡。
同时,可设律法修订馆,邀精通律例的老臣、通晓民间疾苦的地方官,乃至饱学之士共同参与。”
荀彧顿了顿,继续说道,“修订时既要参考前朝得失,也要体察我大魏如今的农商布局、边地防务,更要广纳民意,可令地方官收集民间对律法的看法,凡合理之处,皆纳入考量。
如此,新律出台方能既合国情,又顺民心,不至于沦为空中楼阁。”
曹轩笑道:“善,荀相此言乃是老成谋国之言。
御史台还有什么建议?”
崔琰立刻站出来回道:“臣只有一点要补充的,死刑处置权必须收归中央,不可再由地方擅自裁决。”
“崔大夫所言有理,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这个恶人朕当了,日后所有的死刑名单由朕朱笔批复。”曹轩淡淡的回道。
“陛下圣明。”众人拱手拜道。
待毛阶退下后,便只剩下器部尚书马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