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家祖是曹操轩辕浩然
第213章 经略汉中
三日后,远在洛阳的曹轩便收到了密报。
“哼,这样也好,一战而定,省的朕再各个击破。”
“陛下圣明,如此看来,汉中那边我们也得抓紧时间了。”郭嘉放下手中的密报缓缓说道。
“军师所言甚是,汉中乃是蜀地咽喉,断不可容张鲁再做喘息。”曹轩点了点头道。
程昱缓缓走到地图前,指尖重重落在阳平关的位置说道:“陛下,要想拿下南郑,必须要先攻下阳平关,此关北临陈仓道,南控金牛道,西接祁山道,三条要道皆汇于此,堪称汉中的‘咽喉’。
张鲁能据守汉中十余载,靠的就是阳平关的天险,横山筑城,沿谷设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
曹轩的目光顺着他的指尖扫过地图,阳平关的位置像一枚楔子,死死钉在汉中盆地的西端。
“夏侯渊的奏报说,阳平关守军有五万余人,守将为张鲁的亲弟弟张任,副将为杨任、杨昂二人。
对于这三人,参谋处可做过评估?”曹轩问道。
郭嘉不慌不忙的回道:“张任虽为张鲁胞弟,却非寻常纨绔。
此人早年随张鲁征战巴郡,曾在宕渠以三千兵抵挡住严颜的万余蜀军,惯用‘铁壁阵’,便是将重甲步兵列于前,弓弩手藏于阵后,任凭敌军冲击却阵脚不乱。
阳平关的三道防线,想来便是他依此阵法布设,寻常猛攻绝难奏效。
至于二杨么,也是张鲁的嫡系大将,杨任精通山地战,早年在祁山道伏击过马超的羌兵,;杨昂却性如烈火,去年夏侯渊都督攻关时,便是他率敢死队夜袭魏营,险些烧了我军粮草。”
“哦?这三人之间可有嫌隙?”曹轩挑眉问道。
郭嘉点了点头继续回道:“嫌隙没有,却有高下之争。
杨任自认谋略胜人,常讽杨昂匹夫之勇;杨昂则嫌杨任畏首畏尾,每逢议事必争执不休,张任虽居中调和,却也难平二人意气。”
“善,这便是战机啊。”曹轩笑道。
“陛下英明,杨任与杨昂的争执,看似是同僚不和,实则是阳平关的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