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错综复杂的局势(第2页)
“真是可惜了。”看着成都街头繁荣的景象,诸葛亮不禁轻叹一声。
“军师,您是在可惜刘璋守不住这天府之国吗?”身旁的老将黄忠缓缓问道。
“老将军有所不知,刘璋虽非雄主,然蜀地百姓能有今日安乐,亦赖此数十年无大战乱。
主公入川,虽为兴复汉室,可兵戈所向,难免生灵涂炭。
你看那酒肆里推杯换盏的商贾,巷陌间追逐嬉闹的孩童,他们眼中的安稳,一旦战事起,便如风中残烛了。”
黄忠捋着花白的胡须,默然点头道:“军师仁心。
只是乱世之中,分久必合乃是天道,刘璋暗弱,纵能守一时安稳,终究护不住这天府之国周全。
曹轩虎视眈眈,孙权亦有觊觎之心,若蜀地落入他人之手,百姓怕是要遭更大的苦难。”
“哦,老将军是如此看待曹轩的?”
“哼,谋权篡位之辈,能是什么好人。”黄忠冷哼一声道。
黄忠,字汉升,本是刘表麾下中郎将,驻守长沙,后来刘备攻打长沙,费了很大功夫才收复此人,这次因为诸葛亮出使益州一事事关重大,刘备特意安排这位老将护卫诸葛亮出使益州。
诸葛亮轻摇羽扇道:“曹轩不像曹操那般嗜杀,却比曹操更懂‘收民心’。
这样的人很不好对付啊。”
黄忠喉间发出一声闷哼道:“收买人心罢了。
那厮靠着谋夺汉室基业才坐稳天下,如今做这些虚情假意的勾当,无非是怕夜长梦多。”
“虚情假意?
可那些流民今年却给他上了万民书,洛阳街头小儿都在唱‘曹郎曹郎,分我稻粱’。
老将军征战半生,该知道民心这东西,从来不是靠喊几句忠义就能得来的。”诸葛亮轻笑一声道。
“那又如何?伪善之人,还能装一辈子不成,早晚他都会原型必露。”
“哎,希望将来有一天,此人能变得昏庸吧,要不然他必定是我汉室兴盛的大敌。”
话音未落,一个小校便匆匆上前说道:“军师,老将军,咱们的拜帖已经送进了刘璋府上,还是没有任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