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家祖是曹操轩辕浩然
第225章 赐婚赵云
初夕刚过不久,最后一批返回洛阳叙职的镇抚使们也在章德殿接受了曹轩的接见。
其中便有曹轩心心念之的幽州镇抚使赵云。
“臣赵云拜见陛下。”
“哈哈,子龙将军请起吧。
你在幽州不到一年,把乌桓和鲜卑窦治得服服帖帖的,连辽东的公孙康都不敢越界半步,这份功绩,该给你记头功!”曹轩大笑道。
“陛下过誉了,此皆赖陛下威德远播与将士用命,臣不敢居功。”赵云谦逊的回道。
“子龙莫要自谦。
如今的大魏早已不是前朝那般世家当道了,有功必赏,有罪必罚,管他是累世公卿还是寒门小吏,只要能为天下百姓谋福,朕都一视同仁。”
“陛下的新政,臣虽远在幽州,但也有所耳闻。
臣能看出来,陛下的心思是为了扫清积弊,让天下人都能活得踏实。”赵云低声回道。
“哦,那子龙可得好好给朕说道一下新政在幽州实施的效果。”
“陛下可知,为了推行行政,丁刺史可是没少在臣这里调兵去平叛。”赵云缓缓回道。
“此事朕倒是有所耳闻。
怎么?这新政在幽州推行有这么困难么?”曹轩皱着眉头问道。
赵云拱手回道:“按照陛下三权分立的宗旨,臣是不该参与民事管理的,但今日臣也不得替丁刺史和桓布政司叫一声屈。
幽州靠近边境,胡汉杂居的村落占了七成,去年推行‘均田令’时,丁刺史带着文书跑遍了三十七个屯子,磨破了三双靴子,嗓子都喊哑了。
有次在鲜卑部落宣讲,被人用马粪砸在身上,他抹了把脸继续讲分田的好处,夜里回到官驿,咳得连饭都吃不下。
即使这般,还有许多胡人不理解,这些胡人已经习惯了之前随草而居的生活习惯。
虽说当地县令已经为他们划定了草场,上了户籍,但这些人却一点家国概念都没有。
他们世世代代逐水草而居,在他们眼中帐篷就是家,牛羊就是产业。
至于所谓的规矩、礼仪,他们压根就不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