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家祖是曹操轩辕浩然
第230章 夫妻谈心
大朝会散了以后,曹轩立刻吩咐柳翁将一块“国之柱石”的牌匾送到了荀府。
一时之间,荀彧风头无二。
接着曹轩又让尚书台草拟了一份圣旨,圣旨上列举了曹操的三大恨。
其一为乌桓虽破,鲜卑、匈奴等未臣,北境烽烟未绝。
圣旨写道:“建安十二年,先帝北征乌桓,斩蹋顿于柳城,威振漠南。
然胡人仍居塞外,私通奸细,屡扰边民,致代郡百姓岁输粮草半数入胡营,老幼相携逃亡者不绝于道。
先帝临终前,执朕手叹曰:吾虽平河北,未靖朔方,见边民骨曝荒野,是吾恨一也!”
其二为汉沔未清,天下未宁。
建安十三年,先帝本欲亲政荆州,一统天下,却因病难以成行,朕继先帝之志,却功亏一篑,未收复荆州全境,至今刘备踞公安,刘琦旧部藏江夏,张鲁、刘璋之辈拥兵自重,淮水两岸仍闻金戈声,汉沔百姓岁遭兵祸,老弱转徙,壮者为盗。
先帝临终前,执《禹贡》图叹曰:吾不能见九州同轨,汉沔清晏,是吾恨二也!
其三为子孙不孝,为之奈何。
先帝戎马一生,平黄巾,讨董卓,定河北,创我大魏基业。然弥留之际,执《家诫》而叹,谓左右曰:‘吾死之后,恐子孙耽于安逸,忘创业之艰,恃宗室之贵,行悖逆之事。
圣旨的最后一段,字字如刀:先帝当年颁《求贤令》,言唯才是举,杀孔融、罢前朝宗室,非为逞威,为整纲纪。
然如今我大魏宗室恃恩而骄,占军田千亩,私贩盐引,致百姓骂曹家无德。
先帝病笃时,执《考绩法》叹曰:吾不能使法度行于宗室,见寒门有才者屈于权贵,是吾恨三也!
三日后,太庙祭祀,朕将亲自诵读这三大恨,让列祖列宗听着,朕如何替先帝解这恨;让满朝文武看着,这三大恨不是刻在帛上的字,是扎在朕心头的刺,不拔掉,朕食不甘味,寝不安席。”
最后曹轩还在圣旨上写明:将云台殿改为凌烟阁,待平定张鲁回来后,将制定大魏开国二十四功臣画像,悬于阁中,传之后世,供子孙后代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