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曹节和张蕊

尚书台内。

 

“哼,真是乱弹琴,陛下的家事竟然也敢掺和,这帮太学生的胆子是不是太大了?”王朗扔下手上的奏疏,勃然大怒道。

 

庞统将奏表重新拾了起来笑道:“这位徐元直说起来,我们还算是故交呢,此人之前还当过刘备的军师,在新野时设过火烧博望坡的计策,连先帝都赞过他‘有王佐之才’。

 

后来因老母被擒,才辞了刘备转投我朝,如今在太学埋首三年,早已今非昔比了。”

 

王朗闻言一怔,点了点头道:“原来是他?那更该避嫌才是!前主是刘备,如今却来论我朝后宫之事,就不怕人说他别有用心?”

 

“此人若想钻营,早在陛下还未继位之前,便可以大施拳脚了,如今这般做,恐怕是出于真心。”

 

“何以见得?”

 

“听说他老母去年病故,陛下赐了丧葬费,他愣是按品级只取了一半,说多取一分,便是亏了国库一分。”

 

“如此来说,倒是老夫错看他了。

 

那这份奏章咱们要不要呈到御前?”王朗继续问道。

 

“景兴兄意下如何呢?”庞统反问道。

 

王朗思虑一番,方才笑着回道:“依老夫之见,陛下前线军务繁忙,这点事就不要麻烦陛下了,不如报给荀相吧,让荀相进宫一趟,好好的与太后谈谈,也就罢了。

 

而且皇后娘娘现在还身怀六甲,若是因为这点事影响了龙种,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景兴兄老成谋国之言,确是两全之策。

 

荀相素以礼法立身处世,当年在许都,连董昭想为先王晋魏公都被他顶了回去,论起‘守规矩’三字,满朝无人能出其右。

 

让他去见太后,既能把徐庶奏疏里的道理说透,又不会失了对长辈的敬重,比直接呈给陛下更妥帖。

 

但景兴兄却忘了最重要的一点。”

 

“哦,老夫愚钝,还请庞尚书指点。”

 

“景兴兄试想,当年陛下初设尚书台,为何要让咱们“凡军国大事,必经台阁过目,直达天听”?

 

不就是怕外廷有私心藏着掖着,内宫有近侍瞒上欺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