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拉拢杨松(第2页)

 

杨松闻言,脸上的错愕瞬间转为狂喜。

 

“臣…臣谢陛下隆恩!谢仲达公举荐!”他偷偷抬眼,见曹轩神色平和,司马懿立于旁侧含笑颔首,方才那点不爽早抛到九霄云外,刺史之位可比当个主薄体面多了,管他汉中平没平定,先接住这泼天富贵再说!

 

“臣久在汉中,上至十二连山的路径,下至村墟的沟渠,无不了然于胸。

 

今日归顺陛下,定当肝脑涂地,引泉灌田、清查户籍、安抚流民…但凡陛下与仲达公所嘱,臣万死不辞!”

 

曹轩端起酒杯,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目光在杨松与司马懿之间转了一圈,忽然笑道:“既如此,仲达可要看好你的副手。

 

梁州的刺吏,手里握的可不仅是印信,还有百姓的饭碗。

 

若百姓饭碗里没饭,那休怪朕砸你们的锅。”

 

司马懿在曹轩的语气里已经听出了有些不悦,连忙对杨松解释道:“杨主簿此言差矣。

 

你我皆是陛下臣属,何来高下之分?梁州牧主民政,管的是屯田、水利、流民安置,是让土地生粮、百姓安家;而刺史则主刑权,掌的是监察吏治、缉拿奸邪,是让规矩落地、法纪昭彰。

大家日后同朝为官,相互配合就好。”

 

此言一出,杨松方才明白自己刚才闹出了一个笑话,连忙干笑两声道:“仲达公所言甚是,是松孟浪了。”

 

这时,曹彰突然拍案而起道:“都废什么话啊?

 

姓杨的,本王问你,张鲁老儿什么时候过来投降啊?”

 

杨松知道曹彰身份尊贵,他得罪不起,连忙笑着回道:“我家主公早有投降之意,只是不知投降后,陛下该如何对待张家人和五斗米教?”

 

“哼,别说啥狗屁待遇,他若再磨磨蹭蹭,我二十万大军明日就踏平南郑,到时候别说他那五斗米道的坛场,就是定军山的石头,本王也给它劈成八瓣!”曹彰不禁冷哼一声道。

 

此时曹轩终于说话了,摆了摆手道:“王叔,莫要失礼。

 

张鲁降与不降,不过是迟早的事。

 

杨主薄可以回去告诉张鲁,朕当初答应他的条件不会变,至于五斗米教么?那就不是朕能管得了的,毕竟朕不是神,也不能强迫百姓们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