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走点捷径怎么了?摔炮真好玩
第163章 木秀于林
在旁边的乔丽颖,敏锐地感觉话题更偏向实业运营,插话道:“高顾问对于商业模式确实很有见地。那么,在你看来,当前的互联网市场,寒冬还会持续多久?风投圈现在对这个行业的态度又是怎样?”
她的问题非常直接,带着商学院精英的理性和对数据和逻辑的偏好。
一旁的李欣悦也饶有兴致地看向高逸,杜建同样侧耳倾听。
高逸停下脚步,认真思索了几秒。“乔小姐在斯坦福,想必对硅谷的动态了解很深。”
他先肯定了对方的背景,然后才转入正题,“寒冬是客观存在的,纳斯达克的腰斩就是明证,大量依赖概念、缺乏清晰盈利模式的项目,资金链会最先断裂。”
他微微一顿,继续说道:“至于风投圈的态度,谨慎是必然的,经历了一次资本泡沫的洗礼,大家会更注重项目的实质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健康度。
“投资之后看不到用户黏性转化、看不到清晰的盈利闭环,自然会被质疑。
“钱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钱烧出去后,是否真的建立了壁垒,是否抓住了用户的核心需求并形成了习惯并且有切实可行的盈利模式。”
乔丽颖微微颔首,显然认可高逸对当前风投心态的分析。“你觉得现在的机遇在哪里?”
“机遇一直在。”高逸目光看向远处的果岭,“寒冬会淘汰泡沫,但真正有技术、有模式、有用户价值的项目反而可能沉淀下来。市场回归理性,投资人也更愿意去甄别那些能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自我造血能力或者在可见未来实现盈利的项目。比如,”
他话锋巧妙一转,没有说出具体的项目名称,点到为止,“提升效率、改变连接方式、优化用户体验的核心技术或者平台,依然会是资本关注的重点,而且,我觉得投资窗口其实并没有完全关闭,只是门槛更高了,更考验项目和团队的本质实力。”
乔丽颖推了推眼镜,没有立刻说话,但显然在快速消化和评判高逸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