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出水了!真出水了!”

三天后的清晨,镇上供销社的人捎来口信。

 管子到了,在镇东头的仓库。

 王兴国赶紧叫了辆驴车,带着司寒霆和五个壮劳力往镇上赶。

 仓库里堆着几捆铁管子,蓝盈盈的,闪着镀锌的光。

 司寒霆拿起一根掂了掂,管壁厚实,比他预想的还好。

 “就是这个,没错。”

 供销社的老李笑着说:“小司同志,这管子是海市原厂的,咱这供销社都没货。”

 “麻烦李叔了。”

 司寒霆让村民把管子搬上驴车,“总共多少米?”

 “三百六十米,多送了十米,怕有损耗。”

 老李递过发票,“弯头二十个,三通十个,水龙头一百二十个,都齐了。”

 往回赶的路上,驴车“咯噔咯噔”晃着,铁管子相撞发出“哐当”声,引得路边干活的村民都往这边瞅。

 张婶在地里摘棉花,看见驴车就喊:“是水管子不?真运来了?”

 “是啊!”

 王兴国坐在车辕上,笑得合不拢嘴,“过两天就动工,以后你家喝水不用去井边了!”

 回到村里,管子被卸在大队部的院子里,围了不少人。

 孩子们摸着光溜溜的管子,眼里全是好奇。

 大人们则盘算着自家该安在哪,有的说安在灶房门口方便,有的说安在院里能浇菜。

 司寒霆拿出卷尺和粉笔,在地上画了个更详细的图。

 “从后溪到村口,挖一条宽三十公分、深五十公分的沟,顺着田埂走,不占耕地。”

 “到了村口,分三条支管,东头、西头、中间各一条,这样各家离得都不远。”

 王兴国按着图点人:“周建国,你带俩人去买铁锹、洋镐,再弄点水泥。”

 “张大力,你带五个人去后溪挖过滤池。”

 “就按小司同志说的,长宽各两米,深一米五。”

 “剩下的人跟我去挖主沟,明儿一早就动工!”

 村民们轰然应着,回家拿工具的拿工具,找绳子的找绳子,热闹得像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