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现成的飞机制造团队(第二更求订阅(第2页)
而且李松拿来的私人飞机的设计图看起来太漂亮了。
上级部门现在正在讨论李松说的这些问题。
首先就是五万吨水压机的事情,这个谁也不敢保证。
虽然有全套的技术,另外相关方面也在全力进行研究。
但是技术要吃透,并且要生产出产品,这个没有人敢保证!
另外就是制造飞机的厂址,而且对方还是弄来了生产飞机的一些其他设备。求书帮 蕪错内容
还有两架飞机的设计图纸以及外观图。
另外这两架飞机已经在进行国际专利申请。
这让上级部门感觉有点像是在做梦。
因为进展太快了。
怎么一下子就要生产飞机了呢?
“生产飞机的技术人员倒是有!”
“不是正好有个飞机制造团队面临着解散吗!”
“干脆就送到宝马飞机制造厂!”上级部门领导说的这个飞机制造团队。
正是大名鼎鼎的运十!
这个飞机累计飞行了,一百三十余次,但是遇到了太多的问题。
历史上一方面是因为经费的原因,另外就是一些核心加工设备并没有。
比如生产飞机大梁以及起落架需要的大型万吨级别的模锻水压机。
另外就是麦道在这个时候伸出了橄榄枝,提出了在沪上组装飞机。
当时上层的想法就是从组装到自主生产。
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个决定也没错。
但是谁能想到北方的老大哥说不行就不行了。
在八十年代中期,北方老大哥就不行了,所以跟麦道的合作方面就出了问题。
小本子为什么被阿美收割,是因为八十年代中期,阿美已经看到了北方老大哥的结果。
所以就收割小本子,补充自己。
而针对内地市场,所有的合作也逐渐终止。
就包括原来要帮我们升级歼八。
结果没有等到升级完成就发现老大哥不行了,所以这个事情也就半途而废。
当然我们也从升级的歼八里面学习到了一些技术。
我们的工业标准化准确的来说就
是跟阿美交流之后才开始逐渐有的。
现在这个运十团队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不但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也面临着国际合作方面的问题!
国际合作方面包括产品本身的各种专利技术,还有适航证等等!
军用产品仿制就仿制了,但是民用产品仿制之后就会涉及到侵犯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