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港岛百年一斤五百克

第227章 白送都不要(第二更)(第3页)

 

本来500吨的吊车是6轴或者是八轴,但是设计者考虑到内地现在的交通状况,以及吊车作业的情况,就增加到了九轴。

 

本来六缸的柴油发动机就可以了,但是因为自适应越野平台导致车自身重量大。所以就直接用了8缸的发动机,达到了七百多马力。

 

至于说每个轴都能单独转向,这在二手平台的2080年,有着无数的解决方案,当然在1980年,只有液压解决方案。

 

就是通过车辆自身的承载力,自动调整液压位置,保证让每个轴都能承受足够的力量。

 

这样可以把载重量分摊到每个轴上,达到全地形越野的能力。

 

即使是地面凹凸不平,每个轴的单独的液压装置也能让这些轮胎受力。

 

至于说跨越2米宽的沟,就是因为九轴,毕竟车身这么长。

 

当然这玩意的油耗就不用说了,但是效果绝对是杠杠的。

 

“啧啧!”

 

“啧啧,这比老大哥现役的都厉害吧?”

 

“啧啧!”

 

“居然还有这么多好东西!”

 

领导们也没觉得这个吊车油耗有什么问题,因为现在就没有人在乎什么油耗不油耗。

 

要是放在以后,买吊车的看到这个配置,吐一口口水,然后看都不会再多看一眼。

 

这玩意白送都不要,油耗太高,保养费太高,维修费太高,几年下来钱没挣着,说不定还倒贴。

 

“这玩意也必须禁售啊!”

 

“我倒是觉得李松他们技术入股是好事情,这种设备还是咱们自己生产,咱们自己卖放心。”一些反对李松技术入股的领导也松口了。

 

“是啊,这些必须掌握在咱们自己手里。”

 

“那就答应李松他们的入股要求,不过股份得好好谈谈,他们技术不能超过51%而且只有监督权,其他的销售,经营就算了。”

 

“嗯嗯,再少就不好交待了。”

 

“那就举手表决一下吧!”有人提议。

 

“那就这么定了哦!”某位大领导开口说道。

 

“李松怎么没提这些事情?”有人纳闷的问道。

 

“李松估计也不知道,毕竟那么多技术,李松一个小年轻哪里会懂。”

 

“就是这国际专利?”

 

“材料以及生产工艺才是关键,就像我们以前拿到别人的东西,拆了装,装了拆,图画都逆向出来了,但是材料不过关,还不是要买别人的材料。”

 

“嗯。”

 

1980年10月1日,星期三,无事,李松在阿琳家里陪阿琳听音乐看电视看报纸。

 

1980年10月2日,星期四,重复前一天的事情。

 

1980年10月3日,星期五,李松前往百盛公司,到了公司门口,就遇到蹲守的记者。

 

“李先生,李先生,您看报纸了没有,有人骂你是大陆仔!”

 

“对啊,对啊,还有人说李先生您的技术都是来自内地!”

 

“李先生,弯弯那边某些人据说要禁您的书,您的电视剧,并且还要逮捕您。”记者们纷纷的凑上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