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计划没有变化快(5000)(第3页)
不单单是投资,还有人员的问题。
更关键的还有制度问题,今年九月才正式发文包产到户!
历史上要在今年十二月在温州,才发放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所以李松就是有钱有人也没办法在全国各地建立售后维修网点。
更别说自己发展经销商之类的。
现在国内就根本没有私人经销商。
李松直接跟科委合作,科委的下属服务公司代销摩托车,还顺便搞售后维修服务。
现在每个单位都有职工子弟没地方安置,这些职工子弟有些是下乡回来一直待业。
这些人又不可能全部安排进单位里面,因为单位里面的人本来就足够多了。
所以这是一笔双赢的买卖!
“工业局那一帮人,每次开会都说我们抢他们饭碗!”马胜利也是摇摇头。
“现在其他摩托车厂也想走我们科委服务公司的销售渠道!”
“他们主要是看中了我们的售后服务维修能力!”
“但是工业局那边强烈反对!”
李松听到马胜利这一番话也不好说什么。
本来按照道理摩托车销售应该是工业局管辖。
谁让自己的身份比较特殊,而且当初是马胜利接待的自己!
所以工业局那边也没有任何办法。
当然工业局对于其他摩托车厂还是有管辖权限。
所以其他摩托车厂的摩托车销售大概率不能走科委的服务公司!
“那岂不是说我们厂里面要是出口的摩托车太多,国内销售的太少,会影响服务公司?”李松忽然意识到一点,马胜利的这一番话好像另有所指,于是开口问道!
“是有一定的影响!”马胜利点点头。
马胜利也是后面才想到,这一点如果宝马摩托车厂的摩托车都出口了,那么科委的服务公司该怎么办?
李松听到马胜利这样回答,就知道对方不想让自己降低在国内的销售份额。
那么剩下的唯一途径是什么,当然是扩产。
“宝马摩托车厂继续扩产90以及125型号的话,人员装备方面没问题吧?”李松开口问道。
“只要李先生想要扩产,完全没问题。”马胜利听到这话松了一口气。
“90,125型号的摩托车分别扩产十万辆!”
“麻烦马先生先帮我们预定机器设备。”
“明天早上我开个早会,就说这件事情。”
“另外150型号的摩托车也在计划生产十万辆!”李松想了想之后开口说道。
“我会向上级汇报!”马胜利听到李松这样说很高兴!
摩托车厂现在投产的有一期二期三期,一期工程就年产十万辆摩托车。
正在扩建四期工程,四期工程是十万辆幺五零型号的摩托车。
还在规划五期工程,五期工程主要是生产摩托车跑车,旅行车。
也就是说现在还要计划增加三期工程。
也就是说摩托车厂的规划已经达到了八期。
这就是计划没有变化快,本来李松不打算再扩产普通型号的摩托车。
但是马胜利的一番话,李松又不得不照顾。
这个就是关系,也是人情。
同样也是做给别人看的!
如果李松这次不管不顾一意孤行的话,那么会导致科委下属的服务公司最终开不下去!
那么李松以后如果想要办事情,别人会拿这件事情来对比!
于是第二天早上李松就开了个早会,要求摩托车厂继续增加三期工程的规划。
对于突然要求的三期工程规划,
开完会之后,李松就乘坐飞机前往长安宝马飞行器制造厂。
“冷!!”在长安下飞机,李松就感觉到冷!
现在已经是十月底,西北这边已经开始冷了。
再往北边一点,已经开始下雪了。
虽然李松在长安飞行器制造厂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李松没事还是来转转。
“老板,年底之前我们就搬到新厂区!”
“到时候就可以开始正式组装飞机发动机以及小型公务机!”马总工趁着吃饭的时候,就给李松汇报工作。
李松一般不进他们研究员的研究室。
因为进出这些研究是挺复杂的,主要就是因为保密需求!
所以李松没必要去给他们添乱。
马总工现在也是两头跑,一边是要盯着厂区建设,另外一边还要盯着技术。
“好!”
“小型公务机要是成功试飞,我给你们三百万的奖金!”李松直接开出巨额奖励。
虽然说起来这些技术是李松提供的。
李松没有必要再拿这么大额的奖励。
但是李松考虑到了一点,那就是工作积极性,还有就是千金买马骨。
要让其他人看看,跟着我李某人来到这西北是怎么吃香的喝辣的。
因为李松知道麦道那边的合资项目最后都要黄摊子,到时候自然有人会被吸引过来。
当然那个时候就是自己挑人了!
第二天李松又乘坐飞机前往沪上。
李松直接住进了一幢小洋楼里面,这小洋楼只是大概打理了一番。
其他几处小洋楼正在重新翻修!
“啧啧!”李松看着报纸上有关自己的报道。
报纸上都是转载的其他西方媒体的报道。
看着那些夸张的标题,李松就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