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建议(第一更)(第2页)
跟其他厂子签订贴牌生产的时候,一个厂子一个型号,有利于质检以及对方企业生产。
然后就没啥事情了,现在主要任务就是完成这十二万辆摩托车订单,李松几乎一个星期要来这边一趟,也没多少公务要处理,就是一些签字的文件。
然后李松又来到了船用舷外机厂,这边主要生产大马力的舷外机,其余小型的全部从其他几家企业生产。
当然也需要这边厂子进行质量监督。!j+j·w\x¨c¨.,i¨n^f-o.
虽然李松知道其他厂子不会在质量上作假,毕竟涉及到出口,但是该有的流程还是要有。
完事之后李松就来到汽车宝马汽车制造厂,整个就是一个大工地,有些地方还在土建,有些地方在打地基,有些地方在建设厂房,有些地方在收尾。
宝马汽车制造厂已经有一千多人,其中一大半是各个机械相关的厂子退休让子女接班的人,还有一小半是宝马摩托车厂来的技术人员。
这些人现在正在进行技术培训。
因为公司采用的生产标准与内地完全不一样,中途还走了一
些人,这些人受不了标准化的流程,觉得繁琐,或者觉得不相信人。
当然李松觉得与奖惩措施有关系,违规就要扣钱。
标准化流程,一方面是提高成品率,另外一方面就是确定责任,还有就是安全。
在工业化生产中,每一个流程,每一个标准,都不是无用的,很多流程都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
对于这些要走的,李松也不挽留,因为标准化是大趋势。
造汽车就不像摩托车还有舷外机那么简单了,汽车零部件还有技术比前两个要高太多了。
<div id=“p158121“ dataormat=“audio“ datalazy=“alse“>
还有产业链规模。
幸亏一些关键设备李松上次通过货船一起带过来了,铝合金压铸机,珩磨机,曲轴一体淬火机,冲压机,包括好几个型号的冲压模具。
首先生产技术比较低的面包车,面包车采用铸铁发动机,这玩意抗造。
当然也要发展供应链企业,轮胎,座椅等等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都交给其他企业做,本厂就做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以及车身。
一千多名工人在学习培训,等到这一千多人培训结束之后就会安装设备,调试设备,然后理论结合实际。
等到这一千多人设备调试完成,然后进行实验生产,期间制定新的工艺流程,哪怕是同样的生产线,因为安装还有其他原因,生产工艺都会有一些差别。
然后继续培养新的工人,这些工人会从摩托车厂还有舷外机厂调一部分,因为这部分工人已经习惯遵守工厂一些看起来繁琐的规章制度。
在汽车厂这边训练的宝马摩托车队已经去了太湖了,进行适应性训练。
李松到处溜达溜达,马胜利这边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
“咱们预料的不错,李松这个人做事情有分寸的。”小组里面的组长,京都来的一名领导开口说道。
副组长也点点头:“的确,有点共同富裕的意思,与我们接触到的其他国外资本家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