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儿孙我享福!(第2页)

 “儿也一样!” 

 就连14岁的朱橚也站起身来跟着表态。 

 朱元璋欣慰的点了点头。 

 自己这些儿子中,最像自己的就是老四。 

 打仗最厉害的也是他。 

 想起黄小友说的,他带着800人就敢造反,一路打进京城。 

 关键还成功了。 

 朱元璋当时没细问,也不清楚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但,这足以证明他的军事才能。 

 只不过,现在的大明要的是稳,是太平。 

 开疆扩土,那是以后考虑的事情。 

 现在自己了解了未来的一角,怎么可能让标儿雄英他们早逝。 

 所以这大明,以后是标儿的,是雄英的。 

 老四的皇帝梦,怕是要碎了。 

 只要标儿跟雄英在,朱元璋丝毫不担心老四造反。 

 “记住你们的话!” 

 朱元璋深深的看了几人一眼,尤其是朱棣。 

 “好了,都过来吃饭吧!” 

 马皇后招呼着大家入座。 

 朱元璋见状,也没多说什么,带着雄英坐在主位上。 

 一顿饭,朱棣几人偷偷看朱元璋手边的手机看了好多次。 

 好不容易挨到吃完,朱棣四兄弟不断给常氏送眼色。 

 那明显的程度,就连老朱的发现了。 

 “你们四人可是患了眼疾?” 

 朱元璋轻哼了一声。 

 四人一脸尴尬,慌忙把头给低了下去。 

 朱标见状,起身对着朱元璋说道:“爹,朝会你不是说要今天下旨摊丁入亩政策吗?还有藩王宗亲制度,也需要商量,咱们还是先办正事。” 

 朱元璋听闻,点了点头,看向朱棣几人,问:“咱说的藩王爵位逐代递减,三世而泽,你们几个可有异议?” 

 四人纷纷摇头,表示没有一点异议。 

 “老四,你来说。” 

 朱棣闻言,挠头嘀咕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儿孙我享福!” 

 “你说什么?” 

 见朱元璋要发怒,朱棣连忙道:“爹,我的意思是,儿孙也需要努力拼搏,不应该混吃等死,享受朱家子孙身份带来的蒙荫时,更应该为大明贡献一切!” 

 “像爹您说的,有才华的,考取功名匡扶社稷;有武艺的,参军入伍,守护大明河山;实在是平庸之辈,可以学门手艺,解决自身温饱,不为朱家、朝廷带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