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朱元璋:咱的大孙可聪明着呢,未来一定会比你强!(第2页)

 未来的历史,要重新书写! 

 过好当下,才是大家该做的。 

 朱标看着一溜烟跑出去的朱雄英,心中暗暗决定,等有空的时候,自己就去后世问问黄兄弟,雄英以后到底会不会变成一个昏君。 

 …… 

 第二日,朱标把手上的工作丢给了老朱,自己则跟着人出了宫。 

 他要视察新建好的玻璃作坊。 

 “殿下,这就是咱们的玻璃作坊。” 

 朱标抬头望去,果然看见立着一块“大明玻璃厂”的匾额。 

 这厂房不是新修的,只是把以前的陶瓷作坊改建而成的。 

 自从朱标看了后世那么多的巧夺天工的玻璃制品,就想在大明弄一个玻璃厂出来。 

 毕竟玻璃的成本太低了,一堆沙子经过融化制成各种各样的玻璃器具来。 

 值钱的是玻璃的配方以及工人的手艺。 

 其实,在大明,琉璃制品已经非常成熟了,各种各样的器具都能制作出来。 

 碗、瓶子、屏风,甚至是琉璃瓦都能做出来。 

 与后世唯一的区别,后世的玻璃太纯了,大明做不出如同水晶一样的琉璃。 

 而在大明,越透明越纯的琉璃就越值钱! 

 现在大明已经决定开放海港,要与全世界进行贸易,这低成本高手艺的琉璃制品,朱标相信,一定会为大明换回巨额的财富! 

 况且,大明有钱人也多,用这些东西去赚取他们手中的钱财,老爹一定会举双手赞成。 

 “殿下,这些是咱们玻璃作坊烧制出来的第一批成品……” 

 玻璃厂的何管事忐忑的跟在朱标身边。 

 作坊从瓷器作坊变为玻璃厂也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连制艺师也是东拼西凑弄来的。 

 按照殿下提供配方,玻璃厂一共开了三炉,哦,炼制了三次。 

 前两次要么是成色不行,要么有裂或脆。 

 只有最后这一次炼出来,马马虎虎。 

 就不知道能不能达到殿下的要求。 

 朱标看着摆放在一张长桌上各种造型的玻璃制品。 

 拿起一个玻璃杯看了起来。 

 透明度比以往有了质的提升,但与后世玻璃的透明度还有很大的差距,另外,不仅透明度不够,肉眼都能看到里面含有细小的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