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郭桓堕落记!(第2页)

这税是新上任的按察司佥事,郭大人要求收的。

说是为了让广州府能尽快建设完成。

众人听了,好像也对。

城里要改建,搞扩路,修水泥路,这些都是需要花钱的。

商人们交点税,也是为了未来方便。

只是郭桓当过知府,见过世面,也深知这“经济特区”的分量。

初到广州时,他就想好了,要从商人手中多收税,然后快速把广州新城给建起来,做出政绩以便早日调回京城,更上一层楼。

然而,这广州府钱不再是钱,而是像流水一样,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他这位手握实权的督办大人,自然成了各路商人争相巴结的“财神爷”。

起初,只是些小打小闹。

今天有商人送来几筐时鲜水果,说是让大人尝尝岭南风味;明天又有富户设宴,恳请大人赏光,席间自然是珍馐美馔,极尽奉承。

郭桓贯彻着自己的理念,不收银子,只拿不值钱的土产,宴席什么的几乎不去。

只是,当一个人真的被各种诱惑包围时,谁能忍得住?

坐怀不乱的不是柳下惠,而是没根的太监!

郭桓还记得,那是一个傍晚……

一个张姓的商人,通过知府的引荐,拜见了自己。

寒暄过后,张商人并未直接提要求,只是唉声叹气,说自家货船在码头苦等了三日,还轮不到泊位,船上都是鲜货,再耽搁就要霉烂变质,血本无归。

郭桓当时打着官腔:“码头泊位紧张,本官也知晓,皆按先来后到次序,本官亦不好徇私。”

张商人连连称是,告辞时却“不慎”落下了一个不起眼的布包。

郭桓打开一看,里面是整整一千两洪武宝钞,还有一张写着船号和货品的纸条。

郭桓的手像是被烫了一下。

一千两,这几乎是他十年的俸禄。

他心跳如鼓,在屋里踱步良久。

窗外,广州城的夜市喧嚣阵阵,那都是金钱流动的声音。

最终,他唤来心腹,低声吩咐了几句。

第二天,张商人的船优先靠了岸。

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就顺理成章了。

郭桓发现,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他手中的权力竟然如此值钱。

批一块位置好的地皮、调整一下码头泊位的顺序、在货物进出口单子上快些盖章、甚至将某些紧俏物资的采购指标暗中指定给某家……每一件事,都能换来沉甸甸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