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朝堂之争(第2页)
再加上从当地又招了很多的劳工,楚云飞的两个造船基地就轰轰烈烈的开干了。
楚云飞首先做的就是把这两个地方所有的阿英和阿三军人清空,在周围都部署上了自己的力量。
这力量对海岸的反而比对内陆的更少,放着谁不言而喻。
阿英也被东南亚民主自由军的大手笔给震惊的说不出话来。?零+点·墈·书· `已*发.布′醉,欣·彰*洁.
不说别的,但是他们从各个方面的渠道得知东南亚民主自由军在这两个地方安置的重火力就有一个高炮团和重炮团。
还是各一个…
楚云飞的高炮团经过后续的改组,目前是两个营的88㎜高射炮团,一个营的40㎜双联发机炮营。
重炮团则是两个150㎜的榴弹炮和一个105㎜的榴弹炮,都带着穿甲、高爆以及增程弹。
这样下来作战会更加的灵活,也更加的全面一点。
除此之外,楚云飞还在这两个地方从东南亚民主自由军各抽调了一个主力团,一个本地团的兵力。
主力团,就是从晋地带出来的东南亚民主自由军,说着散装晋地话,个个都散发着彪悍气势的北方汉子。
本地团,就是以华夏人为骨干,阿缅人为兵的团,这也是楚云飞安排赵玉龙在进入阿缅之后做的又一件事儿。
不过本地团现在基本也都是说汉语,里面的教导队忙的是昏天黑地。
楚云飞的想法也很简单,他不可能搞几十万人的部队来南亚,那代价太大了,而且也没那么多人愿意常驻这边。
只能走类似阿英的做派,不过肯定是要做的比阿英好一点。
而且,华夏文化本来就有很强的同化能力,包容性也很强。
楚云飞也不想做强盗,再加上都是亚洲人,融合的也更加顺利。
同时还给两边的基地都安装了雷达,各安排了一个飞行大队的空军。
楚云飞这边的飞行中队等于12架飞机,大队等于3个中队,也就是36架。
(其实还有首属支援部队什么的,暂时不算了,飞机也不够。)
这些飞机也都是散搭,有从鬼子那边缴获的,也有自产的,不过自产的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