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三箭破东北(第3页)

第三箭,是韩耀,悄无声息的从察哈尔直接进入热河,在鬼子防御比较薄弱的北边东进,先拿下赤峰。

之后继续东进是威胁奉天还是南下跟郭爱民包打锦州都可以。

一个慢箭,最先表达意图,最后发动攻击,可是这支箭的攻击性是最强的,楚云飞几乎所有的重火力,都在这一支箭上。

一个快箭,在敌人来不及反应的时候拿下攻击承德,消灭鬼子的有生力量同时占据有利位置。

一个隐箭,等鬼子发现的时候,已经进入热河腹地,随时能够威胁奉天。

楚云飞要用这三箭,吞了热河,拿下辽西走廊,打开整个东北的局势。

除了这三支箭外,楚云飞把自己的一柄利剑也安排到了东北,而且他们已经潜伏过去了。

潜伏的方式是跳伞空降,这就是刘青山所带领的曙光特种部队。

他们的任务简单而又繁杂。

说简单,就是在东北闹吧,想怎么闹就怎么闹,保证安全就行。

说繁杂,暗杀敌伪头目的是他们,打击铁路的也是他们,在鬼子占领区腹地搞破坏的,同样是他们。


4.15日,下午3点,楚云飞称之为北伐的战役,打响了第一枪。

这第一枪,也不是空军副司令曹致和安排的轰炸鬼子古北口要塞的飞机。

而是在天上进行巡航,也算是给地面部队做掩护作用的山海关上空的飞机机队。

此机队,正是吕松带领的一个飞行小队,一共也就十二架飞机。

现在的吕松可了不得,虽然还没有走上空军的高级岗位,可是一身荣誉那也不是盖的。

作为楚云飞手底下空军第一飞行大队的大队长,手底下管辖着上百架飞机。

而且本人也是空军的王牌飞行员,论军衔,也到了上校,论身份地位,丝毫不亚于常规部队的旅长。

(飞行大队的飞机总量和常规案例不符合,仅限于本书,大家不要被误导。)

(7月7日,缅怀先烈,铭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