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加强团到装甲集团军老王在北方
第441章 想活命,往尖山子冲(第2页)
射程400公里,速度也能达到五千多公里每小时。
(1马赫=1224千米每小时,感兴趣的自己算。)
还有一种那就牛逼了,舰载导弹,无线电指令+半雷达制导,射程100公里,精度误差50米。
速度两千多公里每小时,可对地对舰。
目前两种导弹的研发也到了最后的阶段,有望能让楚云飞的第一次海战就装备上舰载导弹。
到时候,又是震惊世界的威慑宵小的利器了。
而在阿三那边的舰艇制造,楚云飞也预见性的预留了舰载导弹的发射单元。
到时候安排一些技术牛过去就可以了。
难以想象,在列强知道一直落后的华夏有了这样的大杀器,会是什么反应。
(说实话,这章写的糟糕毁了,我对这些实在一知半解,查资料,从v1-v2,又到r1,最后50年代最早的舰载导弹,各种制导技术的性能,我脑干都麻了。)
(边写边查,各种拆碎了在揉一起,删删改改的,想删了又觉得对不起自己折腾半天,一千字干了一个半小时,这功夫打鬼子起码两章打底了,最后决定还是写简单点吧,越多越错,见谅见谅,求放过。)
(过几天咱在说明一下造船厂,我喜欢这个,掐指一算,时间也差不多了,现在打鬼子打鬼子,打鬼子简单。)
思绪飞转,楚云飞也不是那么在乎最后这一场关于北伐的战争了。
在他的眼里,这场战斗早就没有了悬念。
在整个北伐战役开始之前,楚云飞在脑海中就做过了无数次的推演。
到最后了,甚至没有了期待。
不过他不期待,不关注,也并不代表不发生。
……
小白台子到尖山子中间的洼地。
此时的吉田少助惊恐、无助、愤怒……
各种情绪表现在一张脸上,那它的表情一定是非常精彩的。
或者说,整个鬼子都要分裂了。
“轰轰轰……”
密集的炮火声在周边响彻,吉田少助站在荒地上,身体时不时的就颤动一下。
这是被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