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加强团到装甲集团军老王在北方
第475章 此后的申城,华人自主沉浮(第3页)
在之前阿缅的赵玉龙发过来一个作战计划需要审批的时候,他也调集回来了一批人。
因为在东北,他也是得到了两个船厂的,经过改造,一个船厂的两个干船坞现在己经能造重巡和驱逐舰了。
大连的超级造船厂目前还在继续的改造中,都是310米的干船坞,后续,这里能够做到三艘航母同时建造。
而在在东部、东南,楚云飞也是做了人
员的布置,能造船的必须都造船啊。
他要倾尽一切,让海军迅速的崛起,当然是能有多少造船厂就得有多少。
而且这玩意它不存在资源浪费的。
造出来自己用不了还可以卖,以后不造军舰了还可以造商用船,货轮油轮。
哪怕这么大的投入会让他在东北的所有收益全部消耗完都还不够也依然要做。
而且,根据情报,现在江里的财物一点都不少。
除去被损坏的,那也不是一笔小数字。
再说,他楚云飞现在和国外的军火贸易也做起来了,别的不说,毛子那边现在大量订购火箭筒。
阿英那边也开始购买他们的战斗机了,还有一些还能喘口气的、受二战影响不大的小国家。
买的也是一点都不少,楚云飞这边也大气,有钱用钱,没钱用资源。
反正他的人工成本非常低,研发成本也不算高,给资源都有的赚。
这时候就有人要问了,那人家许诺的资源不给了咋办,不给正好,希望不给。
...
欧阳兴和陈金羽到了申城之后,指挥部首接就设在了原本鬼子华东方面军的司令部。
这里该有的都有,就是打扫打扫,勉强凑合着用呗。
这个时候己经是晚上了,整个指挥部灯火通明,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陈金羽看着指挥部墙上重新挂起的华夏地图。
“华东大局己定,此后的申城,华人自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