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楚云飞的底蕴(第3页)


 楚云飞听着点了点头,这三个师,不包括井基部队,都是移动发射部队。


 “下达命令,三个导弹师,全部给我拉到钦敦江西岸,如有需要,第一时间对因帕尔的英军进行打击。”


 指挥中心的工程师都是震惊,这时候才知道,他们老板的底蕴到底有多深厚。


 作为在舰船上预留了导弹发射单元的他们,自然知道导弹是个什么东西,现在一张嘴就是三个导弹师。


 虽然他们不知道一个导弹师会有多少导弹,不过很牛逼就是了。


 而因帕尔,从鬼子打过那里之后,阿英也算是损失惨重。


 最后守住了,不过又崛起了东南亚民主自由军,所以,阿英对那边的防护更加的看重。


 导弹这边呢...


 之前在打东北的时候导弹的研发就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后续研发试射成功,楚云飞便开始让两边大力生产。


 与此同时还研发成功的就是导弹发射车。


 导弹发射车这个概念在最初导弹研发的时候是有的,不过没有搞出来。


 那时候阿德的v2导弹也是可以移动发射,不过那是机动组,其中包括很多辆车,运输的,发电的,带燃料的,乱七八糟。


 楚云飞这个就是三合一,运输,起竖,发射。


 当时考虑到国内战事基本上已经差不多结束,所以,投放的重心就放在了这里,也是优先装配这里。


 现在阿缅这边组建了火箭军,由赵玉龙暂时担任司令,成立了三个导弹师。


 导弹师的编制基本上和重炮师差不多的编制,取消了旅级,就是人员和辅助工具、车辆不一样。


 所以,一个导弹师等于三个导弹团,一个导弹团等于三个导弹营,一个导弹营等于12辆导弹发射车加12枚待发射导弹。


 不过也别看一个营只有十二枚导弹,可是需要辅助的车辆以及工具,人员都是呈几何倍增加的。


 而且还要包括防空部队,就连楚云飞的自行高炮都放了不少。


 所以一个师的人数一点都不少,基本上那个也都在一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