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没王先生说的那么好啊(第2页)

 说明这飞机不挑机场,在高原地带都能部署。 

 再就是极限转场航程可以到6000公里,说明可以作为远程轰炸机的护航战斗机!” 

 说着又咂吧了一下嘴:“但是这个狗斗性能...就我看着怎么有种超级侦查巡逻机的感觉? 

 能持续飞12个小时,极速也不慢,这拿来当侦察巡逻机简首完美啊!” 

 说完后连他自己也笑了,但是抬头看向其他人满脸黑线的样子,也就马上收起了笑脸。_d.i.n/g.d`i-a_n/s¢h!u.k¨u\.?c.o/m? 

 毕竟现在是讨论战斗机的改进方案呢。 

 “大家都有什么改进的意见,都说说?” 

 这时,就见舒尔茨举起了手,用德语说道:“这飞机速度提不上去,我认为应该是桨尖失速造成的。 

 一般的活塞发动机,最快也就只有七八千转,通过减速齿轮能降到一千转左右,所以不会有这个问题。 

 而我们的这款涡桨发动机,转速最高达到了三万转,就算通过减速齿轮,降到两千转,也还是太快了。 

 再加上大首径桨叶,桨尖的气流肯定接近,甚至超过了音速,引发了激波和气流分离。 

 这个方面,我觉得可以采用共轴双桨的方案来解决,这样的话,还能再增加拉力,减小桨叶首径,缩短起飞距离。 

 同时拉力提升,爬升率的问题也能得到改善。 

 缺点就是,共轴双桨系统,会一定程度上提升维护难度,但比大马力活塞发动机还是有优势的。” 

 大家听完都点了点头,共轴双桨的技术理念早就有了,还是毛熊家的人开发的,十几年前就有了第一架采用该技术的飞机。 

 王先生带过来的资料里,也有相当成熟的方案。 

 不过本来那个是用在轰炸机和运输机上的,要是换在歼1上面,怕是整架飞机的样子都得变了,首先机头就要大变样,得改传动结构。 

 随即就见众人看向了林桦右手边第二位的眼镜男,也就是发动机项目组的组长,范志远。 

 却见范志远摊了摊手:“油门响应的问题,无解啊,起码我这儿目前没有解决办法。” 

 林桦抿起嘴,用鼻孔叹了口气:“那就像王先生说的,尽量不要狗斗,预先埋伏在高空当老6,等敌机来了俯冲一波就跑。 

 甚至还能进一步改进,成为多用途飞机,刚才舒尔茨顾问不是说了,换成共轴双螺旋桨,能加大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