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进口生意也得做(第2页)

 21.7倍的差价! 

 王嘉恩顿时眉飞色舞,又查一下二战时期鹰酱的棉花产量,发现鹰酱是真牛啊,1941年棉花总产量居然有387.5万吨。 

 国内目前也就只在580万吨的数值上下起伏,最高是14年达到了780万吨。 

 特喵的鹰酱还真不愧是当时世界第一强国! 

 单说棉花这一块,想要抢占鹰酱的市场,光靠那边国内的产量,短时间肯定别想了。.我?的·书·城? ¨勉~肺-越?独, 

 结合当时约翰牛从印度那边拿棉花,最低132美元一吨,他们纯掠夺,采购价基本等于成本。 

 这么看的话,鹰酱那边的种植、收割之类的成本,当时棉花最低价应该在150美元一吨左右,因为约翰牛那边,三哥是不用付工资的。 

 要是自己这边拿过去,哪怕是卖100美元,也能有5倍的利润。 

 而且棉花是刚需啊,根本不愁卖的,鬼子那边,在42年以后每吨棉花的价格都飙升到鹰酱报价的3倍,也就是1500美元了! 

 这生意得抢! 

 不光是棉花,其他的一应生意,都得抢! 

 赚得少无所谓,要的就是鹰酱在战后没钱给咱们设置岛链。 

 念及至此,王嘉恩歪着脑袋笑道:“鹰酱,这么大块蛋糕,你一个人吃有点不够意思了吧? 

 我这个人心善,怕你撑着,我帮你分担一点。” 

 说完后,拿起了自己的电话,给老郭拨了过去。 

 没多久,电话接通,传出老郭的声音。 

 “哟,王总,回来啦?” 

 “啊,回来了,送个货能费多少功夫?”王嘉恩一脸笑嘻嘻,“那个...有个生意,做不做?” 

 电话那头老郭吸溜了一口茶水:“什么生意?” 

 “棉花生意,你这边负责收,我去卖,保证有5倍以上的利润,到时候除去采购、运输成本,利润五五分成。” 

 “5倍?还以上?”老郭有点儿不信邪,“你可别整那些挨枪子儿的门道啊,到时候我都保不住...” 

 但他马上又喝水呛到了,咳嗽几声后声音变得有些兴奋:“可以可以,这两年正愁国内棉花市场低迷呢,消费者都喜欢进口的高端棉花,我们的种植户都得花钱补贴!” 

 王嘉恩也咧嘴笑了,随后又想到什么:“对了,泡面、罐头、午餐肉、香肠、饼干... 

 总之就是超市里面能看到的那些速食产品的加工厂,对应设备都给我来十几套,还有相关产品配套的配方。” 

 泡面是个好东西啊,到时候对于物资极其稀缺的各参战国来说,简首就是战场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