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技术井喷(下)

 太原机械厂。?l?a,x!s^w¢.*c¨o,m^ 

 办公室内,一位带着圆框眼镜,穿着老款八路军灰布棉军装的干部正在专心地绘图。 

 这位可不就是张楚? 

 是的,他从兵工厂调出来了,现在是太原第一机械厂厂长兼党组书记。 

 再看他面前桌上略显杂乱的图纸,却发现都是柴油发动机的各种零部件。 

 右手边,还有一张火车头的外观设计图,看图上标注的尺寸,限宽居然达到了5.8米。 

 正是之前王嘉恩建议的,轨距2250毫米的火车头。 

 张楚应该是在为这个巨大的火车头,设计专门的大马力柴油发动机。 

 此时他正在画的,长长的,看着像是曲轴。 

 不得不说他也是个天才,画图没怎么停顿,仿佛该有的尺寸早己在他脑子里勾画好了。 

 “笃笃笃!” 

 正画着呢,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张楚横过手里的半圆尺继续划线,头也不抬地招呼了一声。 

 “请进!” 

 门被推开,却见外面走进来一位目光略显清澈,大概只有二十来岁的年轻工程师。 

 “张书记。” 

 张楚抬头一看,终于停下了手中的铅笔,又微笑道:“怎么了,何明同志?” 

 何明拿着手中的报告,略显紧张地走到了张楚办公桌前:“张书记,我觉得,如果采用2250轨距的车头,或许蒸汽动力在某些方面,比内燃机动力更有优势!” 

 张楚闻言一愣,露出个问号脸:“怎么讲?” 

 蒸汽机除了燃料适应性广、结构简单易维护、低速高扭矩外,对比内燃机没有别的优点了,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_4?3~k-a′n_s_h!u′._c\o¨m^ 

 如果仅仅为了这些优点,而放弃内燃机那更加卓越的性能,显然是不明智的。 

 只不过眼前的小年轻,是张楚十分看好的弟子,他倒也想听听对方的想法。 

 就听何明说道:“那个,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设计,火车头内部空间达到五米以上,我觉得,可以上蒸汽轮机! 

 之前英、美、德等国都试过蒸汽轮机方案,但是他们的轨距只有1435,车头限宽三米三。 

 因为空间限制,无法完善蒸汽轮机的,诸如热循环之类的各项子系统,导致热效率不到百分之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