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啥?咱四个儿子都被李善长抓走服劳役(第3页)

 说……说这样才能更真实的看到中都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

 朱元璋闻言,目光这才从此人身上移开。

 这人只觉得整个人都要虚脱了。

 “这几个混小子做的还可以,不愧是咱的种,没有那样胆小怕事。”

 朱元璋没说别的,反而是先夸了起来。

 连带着他自己,都给夸里面了。

 说罢后,便又一次的陷入到沉默里。

 右手食指,在桌案上一下一下的扣着。

 声音不大,但落在刘英以及那前来那汇报消息的亲军都尉府的人耳中。

 这却像是一声接着一声,令人胆寒的催命鼓一样!

 如此过了好一阵儿,朱元璋才停下了缓缓叩桌案的举动。

 望着刘英二人道:“行了,下去吧,好好休息一下,弄点儿东西吃,这事情咱已经知道了,自会处理。”

 听了朱元璋的话,前来禀告的亲军都尉府之人,暗中长松了一口气。

 觉得自己的命算是保住了。

 对朱元璋行了礼以后,连忙退了出去……

 ……

 “嘴巴严一些,这些事绝对不要对任何人说!你的家人也一样!”

 来到武英殿外,刘英看着此人面色严肃的说道。

 “是!属下一定会守口如瓶,绝对不会向任何人透露!”

 看着这人离去,刘英握住了腰间的刀柄。

 神情也显得很是肃穆,心头有些沉重。

 看来,一场足以令大明产生诸多波澜的大事要发生了!

 韩国公李善长,以及以韩国公李善长为首的诸多淮西勋贵们。

 到了天下承平之后,与上位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距离上位越来越远了。

 一面是上位,一面是韩国公以及众多淮西勋贵。

 这事情……有些难办啊!

 必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尤其是还涉及到了中都城……

 他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在这事情上不要多想。

 他刘英只要紧紧跟随在上位身边,永远听从上位命令也就是了……

 ……

 武英殿里,气氛沉闷的吓人。

 朱元璋坐在那里,面色阴沉,一张脸拉的如同驴脸一样。

 此时,他想起了梅殷那个混账,对自己所说的,中都城白骨累累,血泪斑斑,令无数百姓家破人亡。

 也想起了那首,让彻底他炸毛的,心神受到极大冲击,和他平时的所听完全不一样的鼓词——

 自从出了朱皇上,十年道有九年荒。

 三年水淹三年旱,三年中都劳役忙。

 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梅殷所说的话,结合着自己现在所得知的情况,令他整个人的心情,压抑到了极致。

 愤怒,失望,以及背叛的糟糕感……等诸多情绪在胸中来回滚动。

 竟然是真的?

 这一切竟然是真的!

 李善长他们这些人怎么敢!

 自己一遍遍的给他们交代,做出了种种的规定。

 要让他们不能苛待那些去中都服劳役的百姓。

 还自认为,自己所给出的条件,是历朝历代修皇陵,修都城等大型工程里,待遇最好的。

 认为自己这里做事,不会如同其余朝代那样,不把百姓当人。

 至少不会如同残暴的北元那般。

 还一直觉得,有韩国公李善长这个老兄弟在,定然不会让自己失望。

 结果……竟然变成了这样!!

 从中都城,以及凤阳的那里所传来的文告,一直都是歌舞升平,一直都是中都城修建的,如何如何好。

 那些修中都的劳役们,只是略有伤亡。

 说都在赞颂他这个洪武皇帝的恩德。

 说还从来没有听说过,修皇城能吃饱饭不说,还给一部分银钱,还管看病吃药的官府。

 就连那些,来应天城与自己祝寿的凤阳老乡亲们,也都一个劲的夸。

 可结果,竟然是从上至下,都在欺瞒自己!

 他想起了梅殷自己所说的,一旦把都城迁移到了中都那边,皇权势必落到众多勋贵们,盘根错节交织出来的网里。

 今后皇权必然受限,勋贵势头更猛……

 他原以为这种情况,根本不会发生,至少在自己洪武朝不会发生。

 可结果,现在都城都还没有迁到凤阳那边,就已经变成了这样了!

 那若是真的将都城,迁到了中都那里,又将变成什么样子?

 原来,梅殷那说的才是真话!

 自己竟真的错怪了他!

 心中愤怒无从发泄,朱元璋。双手扳住桌案一侧,就要发力将其给掀翻。

 但最后还是硬生生忍了下去。

 通过这种方式发泄愤怒的,只是无能之人。

 他朱元璋要用别的办法,来发泄心中愤怒。

 比如,血!!!

 “去!把太子给咱叫来!”

 深吸了好几口气后,努力压住情绪的朱元璋,显得有一些冷的声音响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