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剥皮萱草!!(第2页)

 只能抵消一些罪责。

 而依照李善长的爵位和地位,他的免死铁券,自然是最高规格的。

 可以免死三次。

 用在李存义身上一次,用在了李善长自己身上一次,如今还剩一次。

 说实话,朱元璋是真的不想认着免死铁券,把李善长给弄死!

 就李善长干出来的这些事,真的是在挑战他的神经!

 挑战他的底线!

 砍死李善长的冲动,在心里面来回的翻涌。

 好几次,他都忍不住想要亲自动手了。

 可最后关头,还是生生的忍了下来。

 让李善长用免死铁牌抵了罪。

 如今是大明开国年间,距离免死铁牌颁布的时间不够长。

 当众出尔反尔,朱元璋有些做不出来。

 还有一个原因则是,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还没有彻底的被开国的这些官吏们给伤透心。

 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则是他清楚的知道,李善长背后的能量有多大。

 朱元璋所担忧的,不是杀李善长。

 而是杀了李善长之后,那些团结在他身边的众多淮西勋贵,将会更加的不好管理。

 队伍将会变得更加不好带。

 别管这一次,李善长在中都城上做的事有多过分,但朱元璋却能摸清楚李善长的性子。

 知道李善长这个算是读书人出身的人,和淮西众多武将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淮西勋贵,大多都是草莽出身。

 很容易上头。

 一个个做事情无法无天,不知轻重。

 李善长作为读书人,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会权衡。

 知道利弊。

 不敢真的和自己硬磕到底。

 在很多事情上,哪怕是和自己意见相左起了冲突,也有所顾虑,能够做到斗而不破。!w.6¨1+p`.¢c.o′m¨

 而不是和自己来一个鱼死网破。

 可若是把在这个时候,把李善长这个,能够笼络住大多数淮西勋贵的人给杀了。

 失去他这样一个带头人后,很多人做事情,必然会更加的过分。

 而现在,大明初立,北元余孽的势力还是挺强。

 有很多用得着淮西勋贵的地方。

 哪怕他是皇帝,在这个时候做事情,也不能不管不顾,一味的砍杀。

 在不少事情上,需要权衡。

 而这同样也是朱元璋,前来中都这里处理事情时,马皇后给他交代说,要让他凡事三思而行的主要原因之所在。

 如今大明初立,需要处理的事情还有很多。

 很多时候,需要从大局上去考虑。

 不能彻底的撕破脸皮,什么都不管不顾了。

 而朱元璋能够从一个碗,到现在的坐稳天下。

 所靠的,也不仅仅只是一味无脑的冲杀。

 该隐忍的时候,他也是真能隐忍。

 若真的是做什么事都不管不顾,全凭心中痛快,早死八百回了。

 根本坐不到今天的这个位置上。

 而治理国家时,在很多的事情上,也并非只是一味的猛打猛冲就行。

 朱元璋表面上给人的感觉,是说杀就杀,毫不手软。

 大有一言不合,就敢掀桌子的架势。

 可实际上,隐藏在他那脾气暴躁,容易上头,敢掀桌子的表象之下的,是一颗做事情,反复权衡,很小心谨慎的内心。

 不过就依照他那嫉恶如仇,又喜欢记仇的性子。

 这个时候,哪怕是让李善长用免死铁牌抵了一命。

 也会把今日之事,给牢牢的记在心里。

 今后时机成熟,还会和李善长算总账。

 别人以为这事过去了,其实还远远没有。

 在听到朱元璋的这话后,李善长也逐渐变得平静下来了。

 身上出了一层的白毛汗。

 虽然他在一开始时,就觉得朱元璋不会,也不敢真的对自己下死手。

 可朱元璋此番前来之后的诸多表现,实在是太吓人了。

 尤其是刚才那杀气腾腾的话,说出来之后,真的让他觉得自己会死。

 还好朱元璋并不敢真的对自己动手,只是吓一吓自己而已。

 就说嘛!他怎么敢对自己下死手?

 在场的,很多中都城的官员,也都暗中松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韩国公的免死铁牌足够多,不仅保下了他弟弟,还保留了他自己。

 松了一口气的李善长,忙向朱元璋磕头谢恩……

 看着狼狈的李善长,这个时候许多人都异常羡慕,那断了一条腿的中山侯汤和。

 原本许多人都觉得中山侯汤和,实在是太过于小心了。

 尤其是在见到陛下今日前来,邀请韩国公和他同乘天子辇驾的场景之后。

 对于中山侯汤和的嘲笑,更是达到了顶点。

 觉得汤和此人,没有一点眼光。

 可是现在,再看看现在的场景,自己等人生死都不明朗,而汤和却抽身在外,毫不受影响的情景后。

 这些人心里面,要多羡慕就有多羡慕。

 原来,这汤和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行工部尚书薛祥!”

 处理了李善长他们一大家子的事后,朱元璋又一次开了口。

 被朱元璋一点名,薛祥的身体就忍不住的剧烈颤抖。

 人都差点儿要爬不起来。

 拼尽力气颤声道:“罪……罪臣在。”

 “薛祥,咱任命你为行工部尚书,主持建造中都城。

 结果你却知情不报,任由这些人残害百姓,辜负咱对你的期望。实乃大罪!”

 朱元璋每说一句话,薛祥的身体就忍不住的抖动一下。

 面色苍白。

 “……薛祥官降两级,罚俸一年!”

 “啊?”

 听着从朱元璋口中说出来的这惩罚,有人都忍不住惊讶出声了。

 又连忙闭上嘴。

 不仅仅是他,就连薛祥也一样是分外吃惊,满是意外。

 连韩国公李善长这样的人物,都被上位判了剥皮揎草,用免死铁券抵命。

 怎么到了自己这里,竟然只是官降两级,罚俸一年?

 这……也太轻了吧?

 当然,如果是在平常时候,这个处罚一点都不轻。

 官降两级,想要再爬上去,可没那么容易。

 至于罚俸一年,也同样显得挺严重。

 洪武朝这些官员们的俸禄,本身就没有那么高。

 很多人都等着俸禄下锅呢!

 尤其是那些不贪的官员。

 被罚俸一年,那可真的是要了亲命。

 但不管怎么说,和李善长,李存义,丁斌,李佑等人被判剥皮揎草比起来,他这个惩罚都是太轻了。

 薛祥都已经做好了,上位会将大部分的怒火,倾泻在自己身上。

 让自己给李善长等人抵罪,从而放过李善长等人的心理准备。

 可哪能想到,最终迎来的竟然是这个。

 愣神之后,连忙领罪谢恩,整个人已是泪流满面,表示自己辜负了上位的信任……

 在朱元璋看来,薛祥确实是一个人才。

 负责处理具体的营建事务。

 能把诸多东西,都给处理的井井有条。

 而且中都城的事,真的说起来起,最大作用的是李善长。

 不论是下达命令,拼命建设中都。

 还是不把人当人看等等,大多都是李善长意思,丁斌等人去执行。

 至于薛祥,别的不管,只负责城池的规划以及建筑。

 朱元璋也清楚,处在薛祥的这个位置上,想要让他在修建中都城成这事儿上,和李善长进行硬碰硬,根本不现实。

 当然,他会给薛祥留下一条活路,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经查,在中都城这边负责做事儿的时候,薛祥并没有如同李存义,李佑这些人那样。

 利用手中职务,上下其手,大肆侵占钱财,中饱私囊。

 薛祥是一直都在勤勤恳恳做事。

 如若不然,就算是他的能力再强,也一样是免不了被朱元璋来上一刀。

 处理了薛祥的事,朱元璋又望向了中山侯汤和。

 中山侯汤和,同样是被朱元璋罚俸一年,作为惩戒。

 处罚汤和,并不是说他参与了这件事情。

 汤和遇到问题之后,便摔断了腿,脱身出去,这是个明智的选择。

 但是汤和却没有把真实的情况,及时上报给他。

 至于剩下的官员,朱元璋并没有说关于他们的处理。

 而是直接让人把他们都给抓了,先看押起来。

 等回到中都城之后,会安排专门的人,对他们一个个的审查盘问。 全部都给调查个底掉!

 看看他们在修建中都城时,有没有作奸犯科。

 有没有贪赃枉法!

 查出有罪责的,朱元璋绝对不会留手。

 见朱元璋没有直接不管不顾,把他们全部当场判死,而是要让人抓起来审查。

 不少人的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只要还审查,就有一定转圜的余地。

 尤其是那些行得端,坐得正的人,见到了朱元璋的这安排,又见到了对薛祥的处置。

 心里也升起了希望。

 知道上位在这件事情上,恼怒是恼怒,但是却并不会一味的滥杀。

 可那些之前在中都城里,作威作福的人,心情就没这么好了。

 那叫一个忐忑不安。

 不少人当场瘫软了,走不动路了。

 被朱元璋所带来的那些将士,跟拖死狗一样拖走的。

 宣布了对这些人的处决之后,朱元璋转身看着那诸多的尸首,双目通红。

 沉默了一会儿,便跪了下去,良久方起……

 ……

 夜晚,中都城内,扎起的帐篷里灯火通明。

 朱元璋,朱标,朱樉,朱棡,朱棣,朱橚父子六人齐聚一堂。

 这个时候,朱棣几个人也都梳洗了一番,不再是蓬头垢面的样子。

 身上也穿上了暖和的衣服,外面套着衮龙袍。

 就是脸上冻出来的干裂口子,有些难移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