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第119章 梅殷:洪武朝的官,狗都不做!

 第119章 梅殷:洪武朝的官,狗都不做!

 梅殷的话,让朱标的脑子有些晕。*k?u?x*i-n?g~y!y¨.·c\o+m^

 一时之间,只觉得有一个无比新奇的东西,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这是一个他从来没有设想过的解决方案!

 虽然现在,还没有彻底弄明白,这个年终奖是什么。

 但是朱标却也看出了它的一些作用。

 本能的就觉得,若是二妹夫所说的这个办法,足够完善的话,还真很大的可能,在今后起到极大的作用!

 一举解决掉,宗室供养的这个令人感到棘手的难题。

 “二妹夫,请细言之!”

 朱标坐直了身体,双手按在双腿膝盖上,身子微微前倾。

 做出一副极为认真的倾听状,整个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顶点。

 梅殷看了朱标的反应,暗暗点头。

 朱标果然如同他所说的那样,是个善于倾听别人意见,采纳谏言的。

 当下,接着开口道:“年终奖这个事上,就有很多的说辞了。

 年终奖的总额在这里放着,但这些宗室们,今后想要获得年终奖,是有各种条件的。

 年终奖,需要保证每一个王爷一系的人都能领到。

 但是领多领少,却不相同。

 朝廷可以先把年终奖制定出几个层次来。

 比如,最高的一档可以占所有年终奖的两成。

 第二档可以占据年终奖总额的一成。

 往后面进行递减。

 只有表现优异的亲王那一系,才可以获得最高档次的年终奖。

 至于这对年终奖,进行考核的标准,就由皇帝来进行制定了。

 比如可以将亲王一系中的作奸犯科的事儿,给纳入进去。

 比如也可以把生孩子多少的事儿,给纳入进去。

 还有,每一系能出多少有用的人才,等等……都可以包罗进去。

 并设定相应的积分,每完成一项给多少分。

 除了有加分的项,还有减分的项。

 到了年终之时,就按照这积分的高低,来评定名次。

 名次靠前者,领取的年终奖多。

 名次靠后者,领的年终奖少。

 年终奖这事,要把每一个亲王的那一系列,给视作一个整体。

 领回去的年终奖,由他们自由分配,朝廷不参与其中……”

 梅殷在这里望着太子朱标,将后世的工资加年终奖这些给说了出来。

 这绝对是一套拥有很大杀伤力,能极大的调动人的积极性,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

 不然的话,也不可能在后世,被大规模的推行。

 而朱标坐在这里,听完了梅殷所说的话后,心中早已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太神了!

 二妹夫当真是太神了!

 居然能想出这样的办法,来解决宗室的问题!

 此时他已经明白,为什么二妹夫说,还要接着降低那些宗室们,可以从朝廷这里领取供养的数额了。

 因为这个是基础的,每个人都有,不会变的。

 这个费的总数目,会随着宗室人口数量的增加,而不断的增加。

 自然是越低越好。

 至于年终奖,却是从朝廷的每年总税收当中,拿出固定的比例,向宗室们发放年终奖。

 一开始时,猛的一看似乎很多。

 可若细细算下去,并非如此。

 当一开始宗室的人数少的时候,这样用这样的比例来发年终奖,确实是挺丰厚。

 可是到了后面,随着宗室的人数逐渐增加,还用这个固定的比例发年终奖,那分摊到各个宗室头上的年终奖,就会变少很多。

 年终奖的多少,又随着每年朝廷税收总收入的多少,来跟着浮动。

 完全能把对宗室的支出,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数额之内,不至于让对宗室的支出,变成朝廷的一个极为沉重的负担。

 最为重要的是,一开始时因为宗室的人数少,所以这一套办法施行下去。

 这些宗室们在一开始的几年,甚至于十几,几十年之内,领到的数额都是很大的。

 还不会有任何的宗室反对。

 等到了后面,就算是有些宗室意识到了不妥之时,也早已经晚了。

 这件事已经成为定制,施行了那么多年。

 可不是说,谁想改就能改掉的。

 至于制定各种规则,以各个宗室得分多少,来评定名次高低,对年终奖分出不同档次这事儿。

 兼顾了公平,同时也方便皇帝对宗室管理。

 想要宗室往着哪方面发展,就将哪一方面加入到考核之中。

 因为有这样一个超大的年终奖,在那里等着。

 很多宗室,就会不自觉的朝着这方面去努力。 听皇帝的话。

 这可比今后的皇帝,对他们下命令有效太多了!

 朱标能够确定,这样的办法一旦推行,并制定出合理的考核制度。

 今后自己大明的宗室子弟,在很多方面,一定会特别的优秀。

 许许多多的问题都不会发生。

 宗室们也不会再被养猪,埋没很多本来有才能的人。

 至于那以每个亲王一系,为一个整体进行考核,年终奖也要发给他们,然后让他们回去之后各自分配。

 这一招也是精妙绝伦!

 如何给下面的人发钱这个事儿,是一件令人头疼的大事。

 毕竟涉及到了每个人的利益。

 很多人平常时,看起来挺好说话。

 可一旦涉及到了真切的利益时,就会变得不同。

 分配钱粮这事儿怎么说呢,很容易招致诸多不满。

 这个觉得自己少了,那个觉得另外一个人获得的太多。

 另外一个又觉得,那个人不配拥有这么多……

 这种事若是让朝廷去管,那肯定会有各种的怨言,不满,都冲着朝廷来。

 可若是朝廷这边,只把年终奖发给他们一个个的整体。

 然后由他们各自那一支的人去分配,这诸多问题,虽然还会存在,却都不会冲着皇帝了。

 只会冲着他们那各自一支的人而去。

 而皇帝,因为给他们提供供养,还给他们发一大笔年终奖。

 只会让他们感恩戴德。

 就算不感恩戴德,也不会生出太多的恶意来。_4?3~k-a′n_s_h!u′._c\o¨m^

 至于那年终奖的多少。

 因为有事先已经制定好的规则在,可以说哪一支的宗室获得的多,哪一支宗室获得的少。

 都是他们各自凭实力得到的。

 那些获得的少的,也没有办法去抱怨皇帝。

 只能怪他们自己不够努力,没有完成诸多的考核项目,没有获得高的积分,被别的宗室给比了下去……

 越想,朱标就越是震动!

 越想也越是惊喜!

 妙!

 妙!

 实在是太妙了!

 简直是妙不言!

 二妹夫这一套办法,可以说是精妙绝伦!

 直接就给朱标开了大眼!

 让朱标心情为之激荡。

 越琢磨,越觉得这一套办法,精妙的很。

 把各个方面都给考虑到了,同时,又把人性也给考虑的特别周全!

 人性的事儿,最难把握,也往往最是出人意料。

 人性如果能把握住,利用好,可以成事。

 若是把握不住,也可以坏事。

 是一件令人头疼不已的事。

 想要通过一些好的办法,来把握人性,并利用人性来成事儿,可真不容易。

 结果现在二妹夫,看起来轻飘飘的一番话说出后,竟然给自己说出来这么一个好办法!

 二妹夫所说的这些,将之给总结起来就一句——驱之以利。

 当然,这只是总结时看起来简单。

 也很多人都知道,应该用利益来驱动人。

 可关键是,想要想出好的办法来,那可当真是千难万难!

 不然的话,也不会一直到现在,连父皇带自己,还有朝堂中的那么多聪明人,对此都没有特别的好办法。

 原本自己此番前来询问二妹夫的只有一点,那就是如何解决今后会有宗室之人,通过多生孩子来多领取俸禄的事儿。

 问出这样的问题时,朱标,甚至于包括朱元璋在的众多人,都认为宗室供养的其余问题。

 他们所想的那些办法,就足可以应对。

 已经是非常优秀的办法了。

 所剩下的疑难点,只剩下了这一个。

 可是现在,问了二妹夫梅殷,得到了这样一个极其完美的解决办法。

 朱标再去看看胡惟庸等人所给出来的办法时,却一下子觉得,他们之前觉得很可以的办法,是那样的简陋。

 那简直就是黑窝窝头,和白面馍的巨大差距!

 不!比这个差距还要大!

 众多人绞尽脑汁,想出来的自以为很不错的解决办法,和二妹夫所想的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差的不要太远!

 至于让他们很多人都头疼不已,没有特别好的办法进行解决的宗室之人,通过多生孩子而多领取俸禄的事儿。

 在梅殷说给出了这样的一个大方面的办法后,直接就迎刃而解,不成什么问题了!

 首先,只每个宗室成员,可以领取的基础性供养,被降到了一个极低的程度,就已经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

 有些人,就算是真的多生孩子,那也最多只能领取一些基础性的供养。

 这个数额不算太大。

 剩下的,全部都在年终奖里面包含着。

 别管多生出来多少人,他们所分的,还是那些年终奖。

 朝廷在这方面的负担不会增加。

 只这一点,就已经将这件事的影响,给降到了极低。

 不要说接下来,皇帝还可以制定出一些,相应的考核标准。

 也可以将生孩子这件事给加入进去。

 只要将之加入,那这个问题轻轻松松就解决了。

 在他们看起来令人无比头疼,难以应对的难题。

 到了二妹夫这边,居然会被他解决的如此轻松随意!

 这就是差距啊!

 没有对比,就显现不出这巨大的差距来!

 若是寻常人,过来看二妹夫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许会觉得也就那样。

 可是作为大明的储君,并且在此之前,还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索。

 太子朱标清楚的知道,二妹夫这看起来轻飘飘的话,到底有多大的分量!

 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