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是梅殷!(第3页)

 好不容易处理完,准备离去,结果又被陛下派去的人给喊过来了。

 这……莫非又出了什么紧急情况?!

 “胡相,不必多礼。”

 朱元璋摆摆手:“今日喊胡相来没别的事,就是想要问一问胡相。

 关于如何尽可能的避免宗室之人,今后出现有专门用多生孩子,来多领取俸禄这件事,胡相有没有想到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朱元璋的一句话说出,就听的胡惟庸瓜子嗡嗡响。

 什么玩意儿?没完没了了是吧?

 这事算是过不去了是吧?

 朱元璋在此之前,不是说了不再问这事了吗?

 怎么突然间,就又开始问了?

 谈起这事胡惟庸就头疼。

 最近一段时间里,搞得他睡觉脑海里都是这件事儿在来回的翻腾。

 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特别好的办法来。

 至少没有想出,让朱元璋满意的办法来。

 原本以为这事已经过去了,哪能想到,朱元璋把自己喊来,竟然又来了个旧事重提!

 “陛下臣……臣无能,实在想不出太好的办法,让陛下您失望了。”

 胡惟庸一脸惭愧之色,直接跪在地上给朱元璋认错了。

 在这个事上,他算是躺平了。

 爱咋咋地!

 反正他就是想不出。

 同时心里面也觉得,朱元璋这家伙简直就是魔怔了!

 这件事,根本就没有什么特别好的解决办法好吧!

 他们之前,绞尽脑汁所想出来的那些,便已经是最好的了。

 朱元璋还一直揪着不放,分明就是在那里难为人。

 这么多的聪明人,想了这么久,想出来的办法他还不满意。

 莫非,他还真想找出比自己等人,所想出的解决办法,更好的办法不成?

 这种办法根本就不存在!

 谁要是能找出来更好的办法,他胡惟庸情愿弄坨马粪吃了!

 “胡相,咱倒是得到了一个不错的办法,说出来也让胡相听听,看看这个办法如何。”

 朱元璋一听这胡惟庸果然还如同自己所想的那样,根本没有想出太好的办法来。

 心里顿时就乐了,望着胡惟庸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胡惟庸愣了一下,顿时反应过来。

 合着朱元璋今日把自己喊来,旧事重提,并不是说真的想要问自己有没有想出好的办法来。

 而是他有了好办法,想要对自己说一说,得瑟一番。

 “恭喜陛下,得到好的解决办法。

 能被陛下称之为好办法的,绝对不一般。

 臣洗耳恭听,愿闻其详!”

 胡惟庸马上对着朱元璋送上奉承。

 可心里面对此,却不屑一顾。

 觉得朱元璋所说出来的,也不会是什么太好的办法。

 这件事,包括他在内的那么多人想了那么久。

 都想不出特别好的办法来。

 根本不可能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不过,朱元璋是做皇帝的。

 有些在众人看来,不过如此的提议,他非要觉得对口味,把马粪当成宝,自己也没有办法。

 谁让他是皇帝呢?

 自然他说什么好,就怎么好。

 “这个办法,其实说起来也简单。

 就是先把宗室的供养,给弄得低低的。

 然后再弄个年终奖。

 让宗室的供养,分为这两个部分……”

 朱元璋现学现卖,把从朱标那里得到的,梅殷所出的主意和盘托出。

 一边说,一边留意着胡惟庸的反应。

 而原本表面郑重,实则心里不屑的胡惟庸,在听到了朱元璋说出来的这主意后。

 顿时觉得一阵阵的惊雷,在脑海当中接连炸响。

 整个人都被整懵了。

 还可以这么做?

 竟然还可以这么做?

 这个事,居然还能通过这样的办法来解决??

 这……这,这个主意也太好了吧!

 把各个方面都可以考虑到了,不仅考虑到了实际情况,同时还考虑到了人性。

 最大程度利用人性来做事。

 这怎么会有这样的办法!

 原本心中还不服的胡惟庸,在听到了这办法后,直接就傻眼了。

 再想想自己等人,所想出来的办法,和朱元璋此时说出来的主意一对此。

 那简直就是差太远了!

 胡惟庸这个一向自信的大明宰相,也是历史上极为出名的宰相。

 面对后世这种常见的、成熟的办法,直接就被碾压了。

 感受到了令人为之恐慌,乃至于绝望的差距!

 朱元璋看着那满是震动,说不出话来的胡惟庸,心里面那叫一个舒爽。

 仿佛这个主意,是他想出来的一般。

 “胡相,这个办法还可以吧?”

 朱元璋望着胡惟庸笑呵呵的询问。

 “陛下,这办法太可以了!

 这才是真解决事情的办法!

 这办法简直是神来之笔!把各个方面都给考虑到了。

 用这样的办法,去解决宗室的问题,能够最大程度地把宗室的问题给尽数解决了!”

 胡惟庸这次,可真不是拍朱元璋的马屁。

 说的全都是实打实的感受。

 “陛下,不知这等巧妙的办法。是哪位大才想出来的?

 着实令人惊叹!”

 朱元璋闻言摇了摇头道:“也不算什么大才。”

 只说了这么一句,往下便不再多说了。

 经过梅殷的两次死谏,导致朱元璋对梅殷的感受,复杂的很。

 在这件事情上,并不想将梅殷给说出来。

 “胡相只需要知道这件事,有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解决办法就行。

 这法子我与胡相说上一说。

 主要是为了让胡相开开眼界,长点见识。

 今后再遇到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了,能举一反三,多开阔一些眼界。

 从一些新的角度,去想一想。”

 胡惟庸一听朱元璋的话,哪里还不明白,这是朱元璋对自己在这些问题上,没有想出太好的办法,有些不太满意了。

 当下便连忙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的学习。

 今后要多多的采用新思路,解决问题。

 态度好的很。

 为之震撼的同时,也有些庆幸。

 幸好自己刚才说,谁能想出更好的办法,自己就吃马粪的事,只是在心里面想了想。

 并没有说出来。

 不然的,还真的有些不太好收场了!

 同时,心里面也异常的好奇。

 如此绝妙的办法,到底是谁想出来的!

 竟然完全碾压了自己,让自己在这件事上出力不讨好。 完完全全成为了一个陪衬!

 整个大明,到底有谁有这个能力?

 胡惟庸脑海当中,第一时间浮现出来的居然是梅殷!

 当这个想法,在脑海当中浮现后,胡惟庸自己都忍不住有些想笑。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是梅殷!

 觉得自己怎么会升起如此可笑至极的想法。

 虽然从目前所得到的一些消息来看,梅殷确实有些不太普通。

 可是,他的那些不太普通,和这事儿根本不沾边!

 梅殷充其量只是一个,有点小聪明的小年轻而已。

 此时朱元璋所说出来的这个办法,是那样的深谋远虑,考虑周全。

 把各方面都给考虑到了。

 连自己这个堂堂一国宰相,都被完全比了下去。

 不是老谋深算,深谙人性,经历了诸多浮沉的人,绝对想不出如此老练的办法。

 梅殷一个喂猪的小年轻,怎么可能会想出这样的办法来?

 他和自己相比差远了!

 自己都想不出来这等办法,更不要说是梅殷了。

 把这个可笑的答案排除之后,那么现在,就只剩下了两个人。

 一个是远在凤阳老家的韩国公李善长。

 另外一个人就是刘伯温。

 韩国公不用多说,依照他的智慧,或许有一定的可能想出来这等办法。

 但是有了中都的事情在,他心里面对于上位,必然有着诸多不满。

 在这种情况之下,又怎么可能会给上位,出什么主意,解决这等难题?

 他这时候,最希望看到的,只怕就是上位因为各种事,焦头烂额。

 那么现在,只剩下了一个人。

 那就是刘伯温!

 只有他,既拥有想出解决办法的能力,且又有给朱元璋说的机会。

 除此之外,别无他人!

 当这个念头,在心中升起之后,胡惟庸的心情,有些沉重。

 这刘伯温,果然是深不可测,难以对付!

 一不留神,就让他做出了这样的事情来。

 无形之中压了自己的头!

 尤其是方才,朱元璋还对自己说出了这些话。

 很明显就是觉得,自己比不上刘伯温。

 那么,这等事情今后发生的多了,会不会让朱元璋在心里面产生固定的印象。

 提起自己和刘伯温,就会觉得自己远远比不上刘伯温。

 如此一来,到了最后,自己这个宰相的位置,会不会被刘伯温取而代之呢?

 胡惟庸心里面,生起了浓浓的危机感。

 看来,自己必须要加快速度,创造机会,把刘伯温给弄死了!

 刘伯温活着,实在是太危险!

 不知不觉间,这刘伯温又一次替梅殷背了一个大锅……

 ……

 胡惟庸离开之后,朱元璋拿起那两盒,被他小心放起来的香皂,从武英殿这里离开。

 怀着超好的心情,一路朝着坤宁宫而去……

 ……

 坤宁宫里,朱标正在和马皇后说着话。

 按照正常情况来讲,这个时候的朱标,是不会在坤宁宫这里的。

 但这次不同。

 此番朱标去了一趟双水村,带回来了不少东西。

 这时候还在坤宁宫这里和马皇后说着,他此番在双水村那边的见闻……

 “妹子!妹子!

 快看看咱带回来了啥好东西!

 今天就让你开开眼界!”

 朱元璋人还没到,那满是兴奋又带着炫耀的声音,就远远的传了过来。

 正在说话的母子二人止住了话头。

 齐齐转头,朝着门口的方向望去。

 片刻之后,一路小跑着的朱元璋出现在了门口处。

 一手拿着一盒香皂,喜不自胜,又带着一些炫耀。

 下一刻,看到坐在马皇后身边的太子朱标后,朱元璋脸上的神情凝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