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第121章 他这是要造反?!(第3页)

 他最近是不是得罪你了。”

 胡惟庸忙叩首道:“上位,微臣和德庆侯之间,往日无冤,近日无仇。

 微臣所说的这些句句属实,都是各地呈送上来的奏报。

 微臣不过是如实禀告而已。”

 “可是咱怎么觉得,小廖不是这种分不清轻重,不知好歹的人呢?

 这些事儿,不像是他干的。

 他那样一个能打的人,为咱大明立下了很多的功勋。

 是个明事理的。

 你说说,他怎么突然间就变成这样子了,会做出这些事来?”

 胡惟庸心里面咯噔一声,但嘴上却忙道:“上位,微臣也不相信德庆侯会做出这些事。

 可这些就是真的。

 而且……而且微臣让人进行调查,才发现德庆侯私下里颇多怨言。

 对于他这么大功劳,却不能封国公,迄今为止只是一个侯爵,特别不满。

 私下不止一次说,这大江以南的诸多地方,都是他给上位打下来的。

 立下了天大功劳。

 和结果陛下您……您却只给他封了一个侯爵。

 他还说……还说……”

 胡惟庸说到这里,有些说不下去了。

 “说!”

 朱元璋冷冷的声音响起。

 胡惟庸便鼓起勇气,接着道:“他说,陛下您的儿子才不过几岁,什么功劳都没有。

 陛下却个个封王。

 而他为陛下灭三国,出生入死。

 却连一个公爵都捞不到。

 或许……或许就是因为对于这些不满导致的……”

 胡惟庸声音落下之后,只听砰的一声响,朱元璋狠狠的一巴掌,拍在了桌上!

 “放屁!它娘的!他在放屁!

 他为什么捞不到一个公爵?

 是咱故意压他吗?

 是他这狗东西做事过分!

 他当年做出了什么事,他自己忘了吗?

 和杨宪走的如此之近,结党营私!

 杨宪案发,他被被牵连其中。

 杨宪被咱给处死了。

 他廖永忠按照律法,也逃不了一死!

 可咱是怎么做的?

 咱当时因为他的功劳大,所以就对他网开一面。

 并没有治他的罪。

 这已经是天大的恩赐!

 他的功劳是不小,可它娘的抵罪了!

 犯了那样的事,还能捞一个侯爵,他还想怎么样?!

 放在别人头上,人都已经死了!

 他还有什么好不满足的,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他的功劳大?

 出生入死的这些众多弟兄,哪一个功劳小?

 就他廖永忠能耐?!”

 朱元璋怒气冲冲,声音发寒,散发出来的气势吓人。

 哪里还有之前面对朱标,马皇后时的随和?

 听着朱元璋在这里怒骂,胡惟庸一句话都不多说。

 一直等到朱元璋的骂声停下之后,他才接着开口接着火上浇油。

 “上位,除了这些外,臣还听说,德庆侯私下里僣用龙凤……”

 一句话说出,令的气氛本就压抑到吓人的武英殿里,气氛顿时再度为之一凝。

 压抑到吓人。

 朱元璋的双目里,似乎都有寒气在往外涌。

 这事儿,可就更大了!

 比廖永忠在私下里,说朱元璋处事不公,甚至于大肆贩卖私盐更加敏感,更加严重!

 整个天下,只能有一个皇帝!

 廖永忠口出怨言不说,还敢用用一些只有皇帝才能用的东西,他这是想要做什么?

 几个意思?

 想要造反不成?

 深吸一口气,朱元璋让自己冷静下来。

 望着胡惟庸道:“还有吗?”

 胡惟庸犹豫了一下,看起来有什么想说,却又不敢。

 “有话就说,别在那里婆婆妈妈!”

 被朱元璋这样一训斥,胡惟庸不敢迟疑,马上开口道:

 “听说,听说德庆侯私下里还说,上位您卸磨杀驴。

 说……说小明王到事,明明是上位您授意他做的。

 可结果您事后,却不认账了。

 反而将诸多罪责,全都归结到了他的头上。

 并还因为这事,对他各种打压。

 他委屈的很。

 他给陛下干了脏活,还要背这么多的骂名,就连上位你也如此待他……”

 “放它娘的屁!!”

 朱元璋火冒三丈,终于是忍不住了。

 关于小明王这事,一直是朱元璋心里面的一根刺。

 如今又听到廖永忠在这个事上如此说,当真是怒火直冲天灵盖。

 “咱它娘的示意他了吗?

 咱它娘的让他那么干了吧?

 从一开始,小明王就是树立在那里的招牌而已。

 他本身什么权利都没有。

 都天下平定,大明建国的时候了,一切大权都在咱手里握着。

 这天下,是咱带着人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底下人都是咱的人。

 那小明王能对咱产生什么威胁啊?

 他能影响咱建国称帝?

 咱让他把小明王给接回来,为的是禅让。

 让咱能更为名正言顺的做上皇帝。

 咱有这等堂堂正正的办法不用,非要在这个时候,用这么粗糙的手段,把小明王杀了?

 咱它娘的脑子是被驴踢了吧!!

 这事,就是杨宪这狗东西,在那里瞎揣测咱的意思。

 他廖永忠自己蠢笨如猪,被人给骗了。

 把咱陷入到了这等无情无义的境地,他还它娘的委屈上了?

 他有咱冤,有咱委屈?

 这事,早就有了定论。

 都是杨宪这狗东西做的事,他往咱头上攀扯个屁啊!”

 武英殿里,充满了朱元璋的咆哮声。

 “陛下,这德庆侯确确实实太不像话了。

 完全不理解上位您的良苦用心……”

 在极其压抑的气氛之中,胡惟庸又一次开了口。

 “关于这瓜步沉船,小明王之死的事情上。

 微臣……微臣最近又听到了一些传言。

 说是……说是杨宪只是被推到明面上的一个人而已。

 其实杨宪背后有更多的人,想要小明王去死。

 他们是为了他们的利益。

 小明不死,陛下就将继承大宋的法统。

 如此一来北元鞑子,就会成为伪朝。

 那些曾在元朝做官,尤其是还取得了大成就,考取进士的人。

 都将是乱臣贼子。

 他们在元朝取得的所谓成就,也都会化为乌有。

 并成为挥之不去的污点。

 所以小明王必须死!

 大明的法统必须继承元朝的!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保持着超然的地位,才最符合他们的利益。

 可他们却忘记了,如此做会将上位您,给陷入到无情无义的境地里。

 却忘记了暴元的统治有多残暴,有多少汉家儿郎,因为这些狗鞑子而死。

 忘记了上位的家人,在鞑子的统治下死了多少!

 他们考虑了很多,却唯独没有考虑这些……”

 胡惟庸图穷匕见。

 一番的铺垫之后,终于说出来了他的最终目的!

 朱元璋的呼吸都变得急促了!

 看着朱元璋的这反应,胡惟庸心里乐开了。

 虽然这事,他并没有明说具体都是谁指使的杨宪。

 可也和明说了没有什么区别。

 朝堂里面,也只有浙东党才会这样做。

 杨宪本身也是浙东党的。

 而浙东党的带头人是谁?

 就是刘伯温!

 更为重要的是,杨宪还是刘伯温的学生。

 在这种情况之下,哪怕他不提刘伯温之名。

 其实也已经是明晃晃的告诉了朱元璋,是谁在这件事情上出了大力气。

 朱元璋又该对谁动手。

 他的声音落下之后,武英殿里陷入到了令人压抑的沉默之中。

 许久,一言不发的朱元璋才终于开了口:

 “事情咱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胡惟庸便行礼告退出。

 武英殿里,只剩下了朱元璋一个人。

 他坐在这里看着窗外,一张脸拉的老长。

 双目之中,似乎有着火焰不断的跳动。

 看起来极为怕人。

 如此过了好一阵之后,他才从牙缝里挤出来了几个字:“刘!伯!温!”

 一字一顿,又带着无尽的冰寒。

 听着就令人胆寒!

 ……

 胡惟庸从武英殿里走出之后,远离了武英殿,心里变得轻松起来。

 仔细盘算自己这次的出手,越盘算就越是得意。

 自己这次出手,没有留下什么破绽。

 这一招直接打在了刘伯温的七寸之上。

 乃是必死之局!

 刘伯温必死无疑!

 这时候的刘伯温虽然还活着,可他已经可以宣判刘伯温的死刑了!

 这一次别管是谁,想要出手救刘伯温,都救不下来!

 这个局,无懈可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