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第124章 朱允炆当皇帝?就他?他必败无(第3页)

 对于梅殷也就越发的看中了。

 这事儿,幸亏有二妹夫仗义执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选择了在这件事情上,勇敢站出来的二妹夫,不应该遭受这等不公正的对待。

 不仅不能受到处罚,还应该得到奖励。

 最起码和自己二妹之间的婚约,不能被废了。

 还好母后圣明。

 直接悄无声息,趁着父皇不在就把事给办了。

 只能让父皇捏着鼻子认下来……

 “走,四哥,咱们回家去。

 刚好我这两天在田边上抓了一些黄鳝,还有些泥鳅。

 有两条黄鳝是斤货,让你尝尝我的手艺。”

 梅殷笑着向朱棣说道。

 扛起锄头便要走。

 朱棣目光在这菜园子里打量几眼后笑道:“先不着急,把还剩的这些菜给种好再说。”

 说着,便蹲在地上动手帮忙,没有丝毫的架子。

 梅殷看着朱棣在这里跟着忙活,心情多少有些不太一般。

 毕竟他可是非常的清楚,眼前的这位青年,可不是一般的人。

 目前虽然是亲王,可在原本的历史上,今后可是要成为皇帝的。

 而且还是捶翻了他那胡乱搞的侄子,整个历史上,唯一一个以藩王之身,成功捶翻皇帝,登上皇位的。

 当上皇帝后,干的还特别的好。

 人称永乐大帝的存在!

 几人很快就把剩下的这些韭菜种好。

 梅殷又弄了碎掉的干牛粪,用铁锹铲着,在上面铺了一层。

 种植韭菜的事,这才算是完成。

 这层干牛粪,既可以保暖,又可以保湿。

 同时今后还可以给这些韭菜提供养分。

 让韭菜更为茁壮的成长,今后好割来吃。

 做完这些之后,梅殷,宁国公主,小婵和朱棣,以及随着朱棣来的那些甲士,来到了双水村梅殷家里。

 众人走在路上时,不少双水村的人,都朝着这边看来。

 可也只是看了几眼而已,并没有人觉得有太多的意外和稀奇。

 毕竟自从梅先生这样一个天上的人物,来到了双水村之后,双水村就变得不一般了。

 经常就有骑马的人往这边来。

 听说前一段时间,连皇帝都悄悄的来了一趟!

 双水村这边的人,对于这以往难得一见的骑马之人,都见多了,也见怪不怪了。

 来到院落里,猪哼哼的声音响起。

 凶猛的大黄,也屁颠屁颠的跑出来,围着梅殷,宁国公主还有小婵,连蹦带跳的转圈圈。

 大水牛在阳光下,不紧不慢,一下一下的咀嚼,在那里反刍。

 嘴角处都有了一些白沫,看起来很悠闲。

 乌骓马则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像是入定的老僧一样,颇为高冷。

 “这匹马真不错,只是……怎么看起来有些眼熟?”

 朱棣看到了乌骓马,称赞了一声后,又觉得有些眼熟。

 “这以往是梅义的马,现在归我了。”

 说着,就简略的把事情的大概,给朱棣也说了一下。

 朱棣闻言摇头道:“这梅义做事不地道,没他那样做事儿的。

 不过二妹夫的处置办法倒是敞亮,也痛快。

 对于这等人就该如此,不必留手,不必客气。

 以后要是再遇到这些事了,只管下重手。

 不用担心惹出什么乱子来。

 也不用担心别人会说什么。

 那些人敢唧唧歪歪,四哥我上门找他去!”

 不愧是未来的永乐帝,说出来的话就是霸气,让人心安。

 “行,四哥,我记住了。

 今后要是再有哪个不开眼的上门,我第一时间就报四哥你的名头。”

 朱棣闻言笑道:“这就好,我还怕你和我客气。”

 说完后又补充了一句:“要是报我的名头不好使,就把大哥的名头给报出来。”

 朱棣能够对梅殷说出这样的话,就代表着,他是真将梅殷当成了自家人。

 而梅殷能够得到朱棣这样的认可,他在中都城的事情上进行死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这事儿是梅殷的成名战。

 虽然一开始时,看起来梅殷挺凄惨。

 可是当中都城的事情反转之后,也给他带来了很多无形的好处。

 “四表叔,你也来了?”

 李景隆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些欣喜。

 “哈哈,大侄子,来快点儿让四表叔我看看。

 看看大侄子你有没有遭罪。”

 朱棣转头看到李景隆,顿时脸上乐开了,笑着招呼了起来。

 虽然他们两个的年纪不相差多少,可朱棣这做表叔的架势,却拿得非常足。

 “放心吧,四表叔。

 我在双水村这边,有二姑父还有二姑照顾着,那是吃的好睡得好。

 人不仅没有瘦,还胖了两斤。

 感觉这日子,过得比之前还要充实,人都精神了不少。

 不像之前在应天府那样,整天无精打采。

 也绝对不会像四表叔你,一顿只吃两个黑窝窝头。

 天天天不亮,鸡还没起,就要被人用鞭子抽着干活。

 狗都睡了你还没睡,哈哈哈……”

 “去你的!大侄子,一段没削你,你是胆子见长了!

 竟敢揭你四表叔我的短了!

 别以为有二妹夫和二妹他们撑腰,我就不敢动手揍你个兔崽子!”

 朱棣望着李景隆笑骂起来。

 李景隆不理会朱棣那粗声粗气的威胁,继续皮。

 气氛很好。

 看得出来,李景隆和朱棣二人相处的特别好。

 这对年纪相近的表叔侄之间,有着很深的友谊。

 李景隆面对朱棣时,要比面对大表叔朱标,更加的轻松随意。

 看得出来,他和朱棣之间更相熟。

 梅殷在这里看着朱棣,和李景隆二人相处的状态。

 梅殷倒是忽然间有些理解,为什么历史上靖难之役,朱允炆这家伙,会败的那样凄惨了。

 把一手的王炸打得稀烂,被朱棣逆风翻盘。

 除了朱棣本身足够硬之外,也和李景隆统领大军和朱棣对战,送了一波又一波,有很大的关系。

 不得不说,朱允炆还真的是慧眼识英雄。

 也不知怎么想的,竟然让李景隆为统帅,带领大军和朱棣进行对峙。

 从两个人现在的状态来看,都好的快穿一条裤子了。

 可朱允炆,就是让李景隆带兵去打朱棣了。

 这操作简直是绝了!

 这个时候梅殷再去想,那成就了李景隆战神之名的战斗,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和一路打出来,且被徐达调教过的朱棣相比,李景隆的水平那肯定是不够看的

 但是他和朱棣的这种关系,在里面,只怕也多多少少会起到一些作用。

 毕竟等到朱棣靖难成功之后,按功劳来赏赐众人,李景隆可是妥妥的靖难第一功臣!

 “四表叔,你这次前来有什么事儿?”

 说笑了一会儿后,李景隆望着朱棣出声询问。

 朱棣笑道:“还确实是有点事儿,这事儿对于二妹和二妹夫来说,是个好事儿。”

 他说着,就伸手从怀里掏出诏书。

 李景隆看到这架势,脸上也露出了欣喜。

 竟然来圣旨了?

 还说是好事?这个好事肯定不小!

 同时也满是期待,不知道舅爷会给二姑父二表姑他们,什么东西。

 想来应该不会太差。

 梅殷也同样有些意外。

 没想到,朱元璋竟然会让朱棣传圣旨。

 只是,什么事才值得朱元璋让朱棣走一趟,来圣旨呢?

 意外之后,他心里面满是好奇……

 ……

 武英殿内,气氛压抑的吓人。

 这里摆放的,满满都是廖永忠,贪赃枉法的证据。

 朱元璋坐在这里,双目紧闭。

 这位似乎永远不知道疲倦,精力旺盛到吓人的帝王,这个时候看起来,也特别的疲惫。

 不知道是因为廖永忠的事儿,还是因为刘伯温的事。

 亦或者是二者兼有……

 朱标站在边上,想要说些什么,对自己的父皇进行宽慰。

 可是想了很久,却一句话没有说出来。

 总觉得在这个时候,不论说什么都不合适。

 也是在这个时候,刘伯温来到了皇城……

 “上位,诚意伯刘伯温求见。”

 有太监小心的来到武英殿,出声禀告。

 朱元璋猛的睁开了眼。

 像是一头,从沉睡当中忽然醒来的猛虎一样!

 刘伯温?他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这是做贼心虚了?

 知道要大难临头了?

 呵呵,晚了!!

 “不见!!”

 朱元璋声音里面充斥着愤怒,一口就将之回绝了!

 “让诚意伯过来吧。”

 边上的朱标,对那宦官出声说道。

 又转头望向朱元璋道:“父皇,总也得让人开口说句话不是?”

 那宦官在朱标开口之后,就停下了脚步。

 看了一眼朱元璋,小心的在这里微等了一下。

 见上位没有再说话,便已经明白了该怎么做了。

 忙退了出去,去请诚意伯刘伯温前来相见。

 ……

 刘伯温拄着拐杖,心情显得复杂。

 如此等待了一会儿后,那宦官来到刘伯温身边道:“诚意伯,陛下让您前去相见。”

 心中有些忐忑的刘伯温,在听到这宦官的话后,多少有些惊喜。

 上位还愿意见自己?

 那这事儿,多少就还有一些转机。

 当下就向这宦官道谢。

 “诚意伯您谢错人了。

 你应该谢的是太子殿下。”

 一句话说出,刘伯温基本上就明白,这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太子殿下人真好!

 大明有太子殿下,真乃大明的福分,也是他们这些人的福分。

 这次,有着太子殿下在场,事情或许会好办一些……

 当然虽说是好办,可实际上刘伯温心里面,还是没有一点底儿。

 梅殷出的这个主意,他也觉得想要成功,基本上没有可能。

 此番过来,也不过是死马当作活马医,仅此而已……

 ……

 “什么?

 刘伯温进宫求见上位了?

 上位还见了他?!”

 刚带着太医从太医院里出来,准备去给刘伯温诊治的胡惟庸,得到这个消息后愣了愣。

 这刘伯温行动够快的!

 他吃了一惊,旋即心头便浮出冷笑来。

 这一次是必杀之局,就算是刘伯温的行动够快,来见了陛下又能如何?

 一样逃不了一死!

 这事是他说的,谁也改变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