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第125章 梅殷!梅殷!又是梅殷!(第2页)

 “上着,您会产生怀疑也正常,毕竟这事儿多少有些巧合。

 而臣和杨宪,以及其余众多文人之间的关系,也显得微妙。

 您有这样的想法,再正常不过,是人之常情……”

 刘伯温宽解起了朱元璋。

 边上的太子朱标,见到自己父皇和刘先生二人解开误会,开诚布公的来谈这件事儿。

 也是心中欢喜。

 一方面是为自己父皇解开了心中的疙瘩而欢喜。

 另外一方面,则是为诚意伯刘伯温,这样一个有大才之人,能够被保下而欢喜。

 这一次,他都觉得刘伯温死定了,谁都救不下来。

 可谁能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反转!

 “刘先生。”

 朱元璋望着刘伯温又一次开了口。

 对刘伯温的称呼,也回到了从前,不再是称呼他为诚意伯。

 刘先生,这是当初朱元璋还没有成皇帝时,对刘伯温的称呼。

 “依照刘先生的性格,这件事儿纵然是有些误会,只怕你也不会来亲自见咱,和咱进行澄清。

 这怎么突然间,刘先生像是改变了性格一样?”

 朱元璋望着刘伯温,显得有些好奇的询问。

 刘伯温想了一下,决定实话实说。

 “原本臣也觉得,这件事说不清,道不明。

 解释起来,也都是白费功夫。

 上位您肯定不相信,所以就已经准备,坦然面对这样的结果了。”

 “那……刘先生你怎么又改变了主意?”

 太子朱标替朱元璋,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刘伯温道:“前段时间,臣前去了双水村那边见驸马。

 梅驸马和臣谈及了这些事情。

 臣前去,是为了感谢驸马在中都城的事情上,仗义执言。

 可驸马却说,他无心帮忙。

 只是在做他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

 又说他也没有帮到我的忙,反而将我推到了一个更大的漩涡里面。

 有些人在经历了中都城的事情后,肯定会看臣不顺眼,将会准备更大的招。¨h¨u_a,n_x*i~a*n-g.j·i+.~n+e¨t¨

 后面臣就和驸马殿下谈及到了这些事情。

 臣已经是准备放弃,任由他们行事。

 是驸马殿下与臣说,让臣见一见上位,就这事好好的和上位您解释一下。

 说人和人之间,最重要的便是真诚。

 还说上位您,虽然有些时候看起来表面挺急躁,实际上心也能听得去进去劝。

 很多事猜来猜去没意思,不如直接见面和上位您来说。

 相信上位您一定能够明白臣的用心。

 也知道臣没有在这件事上,做对不起上位您的事情。

 臣在听了驸马的话后,也一直显得犹豫。

 并一度觉得驸马殿下的话,可能有些不太对。

 但后面臣想通了。

 觉得驸马殿下还是对的。

 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将这件事的真相说与上位。

 不能就这样,蒙受着一些猜疑而死……

 见到了陛下您之后,臣才发现这么多年来,臣对上位您了解的还是不够透彻。

 上位您的误会也颇多。

 陛下您果然不是听不进去劝的人。 这件在臣看来,根本无解的难题,见到了上位您后,开诚布公的这么一说,果然冰雪消融了。

 驸马当真是大才。

 也是对上位您极为了解的人。

 世人对上位您误会颇深,还是驸马最了解您……”

 刘伯温将他之前,前去双水村那边见梅殷,以及和梅殷之间交谈的事都给说了出来。

 并在这个过程里,替梅殷美言了不少。

 朱元璋和朱标二人,在听到刘伯温说出来的话后,都是不由的愣了愣。

 很显然他们也没有想到,这件事儿居然是和梅殷有关!

 刘伯温出现这么大的转变,竟然也是因为梅殷!

 这梅殷,竟然如此不简单!

 人在双水村那边喂猪,可却已经早早的看出来了刘伯温会有劫难。

 甚至于就连破局的办法,都给刘伯温说了。

 最终的结果,竟然还和他所说的一样!

 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二人对视一眼。

 眼中神色都是有些复杂,有震惊,有意外,还有不可置信。

 话说,这可是刘伯温啊!

 一直以来,都是他给别人出谋划策,告诉别人该怎么做事的刘伯温!

 怎么现在,到了梅殷那里一切都变了?

 变成了梅殷给他出谋划策,救他性命了?

 这事情……是不是弄反了?

 而朱元璋震动之后,又听到刘伯温所说的,梅殷对自己的那些评价。

 心头也升起了一些不一样的感受了。

 他哼了两声:“算这个混账东西眼还没瞎,终于说了句人话。

 咱还是很深明大义的。

 世人对咱确实是误会颇深。

 咱是那种听不进去劝,不允许别人说话的人吗?

 刘先生,这次的事儿你做的很对……”

 朱标听着自己父皇所说的话,嘴角微微的抽动了一下。

 自己父皇,是那种听得进去劝,给别人留说话机会的人?

 好像……并不是啊。

 接下来,就是宾主尽欢了。

 在将这层隔阂给打破之后,朱元璋和刘伯温二人,又说了不少的话。

 索性将别的一些心中有所迟疑的地方,都给说了出来。

 当面询问对方。

 朱元璋和刘伯温二人,虽然君臣多年,可是如同今日这般,直截了当地进行交谈还是第一次。

 一番的交谈下来之后,二人已经是隔阂尽去。

 朱元璋临走之时,望着刘伯温满是真诚的道:“刘先生,如今天下虽然平定了。

 可是大明所面对的事情,却一点都不少。

 元鞑子留下来的烂摊子是真大。

 不好收拾。

 坐江山比打江山还要难的多!

 刘先生今后要好好的将养身子,千万别把身子骨给弄垮了。

 大明的任务还很重,有诸多的事情要做。

 用得着刘先生你的地方还多着呢。

 刘先生你可别想偷懒。

 还要继续发挥您的聪明才智,给咱出谋划策,多为这天下,为这百姓好好的想上一想。”

 刘伯温忙道:“臣没那么多的才能。

 可也一定会竭尽所能,做微臣应该做的事。

 不过真说起来,其有没有臣都无妨。

 梅驸马是一个有大才的人。

 很多事情都看得特别透彻。

 有梅驸马在,咱们大明必然会变得越来越好……”

 刘伯温说的这些都是心里话。

 并不是说因为梅殷这次帮了他,他就要专门给梅殷在朱元璋面前说好话。

 中都城上的事,还有这次自己用梅殷教给自己的办法破局的事,都深刻的让刘伯温认识到了梅殷的不凡。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上位去了一趟双水村之后,便开始下令,让人商讨缩减宗室供养制度的事情。

 还有后面上位所公布出来的办法。

 都让刘伯温深为震撼。

 虽然上位并没有说,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把这早就已经弄成定局,不许别人在说的宗室供养制度往下调整。

 但刘伯温又岂能看不出来,这件事,绝对和梅殷这位驸马脱不开干系。

 那个连他看了,都觉得宛若神来之笔的解决办法,只怕也都是梅殷这位驸马所给出来的。

 接连几件大事儿,都证明了这梅殷是真的有大才,最关键的是心肠还不错。

 这些事儿,都是在让大明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有这么一位驸马在,大明确确实实会变得不一样。

 如此想着,不由的又想起了梅思祖,还有梅义这对父子。

 也不知道,在得知梅殷在中都城上,做出来的一些事情之后,立刻就飞快的和梅殷进行切割。

 把梅殷从梅家给逐出的他们,这个时候是一个什么感受。

 只怕梅思祖连肠子都悔青了。

 “刘先生,你少给梅殷那混账玩意儿说好话。

 那混账玩意儿,就是狗屁不通的家伙!

 他有大才?

 他有个屁的大才!

 和刘先生你比起来,他差的太远!!”

 听到刘伯温提起梅殷,朱元璋的声音变得大了起来。

 骂骂咧咧,十分嫌弃。

 “是,是,上位您说的是。”

 刘伯温连连点头。

 不在这件事上多和朱元璋争论。

 但心里面却忍不住的在笑。

 他岂能看不出来,表面上嫌弃到不行的上位,对于梅小友实际上也是挺上心。

 他对待梅殷的态度,看起来倒是和对待儿子差不多。

 提起来就嫌弃的不行,可实际上心里却一直念着。

 又看看朱元璋这样子,刘伯温一下子就明白了很多事情。

 只怕……上一次上位前去双水村见梅殷这个女婿,经历不会太愉快。

 一个弄不好,是梅小友将他给整得暴跳如雷。

 偏偏他又无可奈何。

 想一想在别的地方说一不二,说啥就啥,无人敢触其怒的朱元璋,在梅小友那里,被梅小友的操作给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又不能拿他怎么样的场景。

 刘伯温就觉得心情,变得特别的愉快。

 这种画面实在是太美好了。

 天不生梅小友,大明万古如长夜啊!

 谁能想到有朝一日,朱洪武这个皇帝,也有这么一天!

 能有梅小友这么一个人,敢如此整治他。

 这事只要一想,就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以至于在送走了朱元璋之后,心情大好的刘伯温,都倒了一碗酒,坐在这里慢慢的品尝。

 用这件事来下酒。

 “爹,事情成了?误会解开了?”

 刘琏来到房间看着刘伯温,显得有些不可思议的说道。

 压抑着心中激动,进行确认。

 刘伯温点头道:“对,事情过去了。”

 刘琏闻言,顿时无比振奋,开怀。

 又觉得特别的意外。

 自己的父亲,前去见上位,对上位解释的这个行为,在他看来当真是平平无奇。

 很难有什么效果。

 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在他看来平平无奇的办法,竟然收到了奇效。

 自己父亲躲过了这次致命的危机!

 看上位走时,和自己爹说话的那样子。

 自己爹这次不仅全身而退了,甚至于还收获到了不少的好处!

 这……爹,您真是神了!

 这等化腐朽为神奇的办法,您都能想得出来!

 孩儿就算是把脑袋想破了,也绝对想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