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梅殷改变朱标命运(第3页)

 琉璃这上面,多点少点倒也无所谓。

 况且他想要挣钱的话,今后还有很多点子可以用。

 很多在后世寻寻常常的东西,在如今这个时代给弄出来,那都是非常珍惜。

 能够换到太多的钱。

 当然,这样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知道依照朱标的性格,绝对不会让自己吃亏。

 朱标闻言道:“那也行,那就五五分,谁也别说多,谁也别说少,如此这个事儿才能长久。”

 朱标在这件事情上,倒也没有客气,直接就说出了自己的分账办法。

 梅殷闻言,心里微愣了一下,没想到朱标居然如此的大方。

 当下便摇头道:“大哥,太多了,还是二八分吧。

 我要二,大哥父皇你们要八。

 我和有容两个小门小户,家里人不多。

 又有香皂这赚钱的生意,父皇又给了这么大一个庄子,今后都吃喝不愁。

 就连儿孙都能跟着享福。

 琉璃这东西赚钱,只分两成,利益就足够多了。

 我和有容就用不完。

 大哥和父皇你们要的钱,也并非是自己。

 是要用到正事上去。

 大明初立,百废待兴,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

 虽然有些士人,似乎不愿意谈钱,觉得谈起钱就受到了多大的侮辱一样。

 可是在我看来,钱财这东西很奇妙。

 不应该羞于提起,只要取之有道就行。

 国家要钱,百姓们生活要钱……方方面面都要钱。

 这些钱放在大哥和父皇手里更加有用……

 而朱标在听到了梅殷的话后,同样也愣了一下。

 是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二妹夫居然会一下子会把这个事,给弄到二八分账上。

 话说,别看朱标之前在武英殿里的时候,面对朱元璋交代的三七分账,答应的好好的。

 其实当时朱标就决定了,来到这里后就和二妹夫五五分账。

 把这个契约给写了,签字画押,自己给父皇拿回去,父皇不认也得认。

 自己也给父皇来个先斩后奏!

 这事,是自己和二妹夫两个商量下来的,父皇要是觉得不满意,那他就把这这份契约给撕了,自己来和二妹夫说这事儿。

 只是,他能抹开这个脸面吗?

 根本不可能的!

 可以说,在有些事上,朱标这个太子还是挺硬气的。

 可哪能想到,梅殷竟然开口就来了个二八分账。

 实在是太出乎朱标的预料了。

 再想想自己父皇,向自己所交代的三七分账的事。

 朱标一时间,心情多少有些复杂。

 在这件事情上,自己父皇和二妹夫相比,多少是有些落于下成了。

 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二妹夫虽然没事了喜欢对父皇死谏。

 但是在很多事情上,那当真是深明大义!

 朱标能看得出来,二妹夫所说这话并非假话,而是出自于真心实意。

 他是真的想要在琉璃上二八分账。

 作为一个并不算笨的人,且还协助朱元璋处理了这么多年的政务,在有些事情上,朱标还是能看出真心和假意的。

 “不行不行,二妹夫,二八分账可不成。

 琉璃这东西,可是你弄出来的。

 别的人都弄不出来。

 这东西你拿在手里自己卖,那卖得到的钱可全是你的。

 父皇我们这边,平白的便分去了一半利益,就已经占了你天大的便宜了,怎么还能二八分呢?

 只是五五分,父皇我们都是占了大便宜。

 和平白捡到的一样。”

 朱标连连点头。

 “大哥,这么多钱,我是真的不了,钱太多了也没用。

 现在的生活我就很满意。

 再说琉璃这个事,说实话是我占了大哥父皇你们的便宜。

 有句话叫做匹夫无罪,怀璧有罪。

 琉璃这等珍贵的东西,我弄出来后,没有大哥父皇你们,我根本守不住。

 与其说是大哥你们占了我的便宜,倒不如说是我占了大哥和父皇的便宜。

 这事儿是合则两利……”

 朱标听到梅殷说到这话后,又是不由的心里微微一愣。

 二妹夫这话说的,是当真实在。

 这等事,一般情况下彼此都是心照不宣。

 有些人为了面上好看,和不承对方这么大的情,是不会直接说出来的。

 可二妹夫却毫无顾忌的,就将这事给点破了。

 这说明二妹夫行事光明磊落,很是坦荡。

 同时,对自己也没有藏着掖着。

 朱标心里面对于梅殷这个二妹夫,更加的认同了。

 同时也把头摇得更加快了。

 坚决道:“既然是合则两利,那么那这东西,自然是一人一半的好。

 而且,我听父皇说,你还把你的利益。分给了老四还有景隆一人一成。

 等于是,虽说是五五分,可你也只拿了四成,他们两个合拿总利益的一成……”

 接下来这房间之内,就出现了一副比较罕见的画面。

 话说一般情况下,在分配利益之时,分配的双方都是生怕自己吃了亏,都想多分点。

 可是现在轮到了梅殷和太子朱标时,却变成了都嫌自己拿的多,想要对方多拿上一些。

 这要是让别的人看到了,说不得便会有些目瞪口呆。

 宁国公主在边上看着这一幕,心里面满满的都是笑意和温馨幸福。

 而梅殷还在和太子朱标进行推辞。

 最终,经过一番激烈的相互推辞之后,关于这琉璃利益分配的纷争落幕,弄成了四六分。

 朱元璋朱标他们六,梅殷四。

 四六分梅殷依然觉得,自己分的太多了。

 这不仅仅是梅殷的觉悟足够高。

 除了之前他所说的那些理由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则是他觉得,手里面拿的钱太多了不太安稳,不是一件太好的事。

 若是能够闷声发大财,别人都不知道自己赚的特别多还好。

 可现在,自己在如今这个时代赚的钱,都在明面上。

 在如今这个时代,钱特别多扎眼不说,还容易成为肥羊。

 哪怕如今的他身份地位都比较特殊,那有些事情,该注意的时候还是要注意。

 最重要的,其实就是怕今后被朱元璋给盯上。

 觉得自己有这么多钱,他心里面不爽。

 从而对自己做些什么。

 话说,在没有死谏任务的时候,梅殷还是挺苟的……

 “二妹夫,你也不用太为父皇,为朝廷担忧。

 朝廷没有钱的事儿,那是之前。

 自从大明宝钞开始发行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现在,朝廷手里面的钱有很多。

 很多情况,都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在二人将相应的契约签好之后,朱标望着梅殷笑着说道。

 提起大明宝钞,太子朱标心里面,也是挺开怀的。

 毕竟自从今年开始推行宝钞之后,各种情况,那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变好。

 原本受制于朝廷手中钱少,甚至于就连民间也缺少钱。

 导致很多事儿,都没办法去做。

 严重阻碍了大明的发展。

 现在则不一样了。

 有了大明宝钞之后,缺钱了就印宝钞。

 在这等操作下,大明现在的很多事情,都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在从朱标口中听到了这些话后,梅殷的嘴角,都忍不住微微抽动了一下。

 朱元璋所推行的大明宝钞,不提也罢!

 作为从后世来的人,他很清楚朱元璋所弄的宝钞,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如果这时候在自己面前的是朱元璋,在没有死谏任务的情况下,梅殷绝对不会多说一个字。

 至少在朱元璋如今正在兴头上,享受着宝钞带来的诸多便利,且因为发行的时间短,宝钞的各种弊端还没有显露的情况下。

 绝对不会多谈宝钞。

 不过,现在面前站着的是朱标,事情就有些不同了。

 梅殷就这个事儿,高低要说上几句。

 看看能不能引起朱标,乃至于朱元璋的重视。

 能不能在宝钞没有出问题之前,就想办法把宝钞严重贬值的这个事儿给提前阻止了。

 不让那么多人,因为宝钞而倒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