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朱元璋被梅殷送的‘巨大惊喜’整懵(第2页)

 宁国公主望着梅殷说道。

 也同样是万分感慨。

 “唉,希望大明今后没有那么多的事儿,大哥能够轻松一些……”

 ……

 应天府城这边的桃,早已经绽放凋零,北平这边的不少桃却还正开的灿烂。

 有着这些山,似乎就连军营的肃杀,都随之减少了很多。

 严整的军营,披着甲胄的将士,闪耀着寒芒的兵刃,和那灿烂的山相互映衬。

 恰如刚强与温柔相互交织……

 魏国公徐达,身穿铠甲,坐在这里帐中,低头看着眼前的书信。

 一只手还在不自觉的捋着颌下胡须。

 大明如今军中威望最高之人就是徐达。

 不论是他的战绩,还是他的操守,以及处事的公允程度,军中没有人不服的。

 可是徐达却并非那种五大三粗的形象。

 相反,人还有些清瘦。

 整个人的身上充满着一些儒雅的气息。

 和他所打出来的诸多耀眼战绩相比,反差有些大。

 坐在这里认真了几眼之后,原本神色还算平静的徐达,忽然间那捋着胡须的手,猛的一抖。

 直接揪下来了几根胡须!

 而他却来不及理会这些,猛的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整个人的神色都显得很是激动!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从上位送来的加急密信当中,看到了一个令他感到极其意外的消息!

 王保保居然死了?!!

 王保保和徐达之间,可是有很深的纠缠。

 从攻破元大都开始,徐达就已经开始正式和王保保进行交手。¨5′0′2_t¨x^t\.,c\o·m/

 第一次,第二次两次大规模的交手,王保保都被徐达给打的落流水,丢盔弃甲,仓皇逃窜。

 差点儿就要没命。

 但王保保这人确实有能力。

 败一次,就重新再来一次。

 到了洪武五年之时,徐达迎来了一场大败。

 以蓝玉为先锋,前去攻打北元王庭。

 当时是三路并发,徐达为中路。

 李文忠为东路,冯胜带兵为西路。

 这一次的战斗,徐达的中路军,中了王保保诱敌深入之计策。

 补给线拉的很长。

 后面又遭遇了糟糕的天气,被王保保抓住机会,率军反攻。

 那一仗败的很惨。

 徐达中路那边,多少还算是稳住了阵型。

 虽然败了,但是败的并没有那么彻底,还有不少人回来了。

 失去了中路大军相互支援的,李文忠的东路,那才叫一个惨烈。

 战死了很多的高级将领。

 只有冯胜所率领的西路军,取得了胜利。

 虽有一路胜利,可是整体而言,这场进攻漠北的战斗,还是败了。

 从战略上面而言,败的很彻底。

 直接就让朱元璋,狠狠打击北元的计划落了空。

 洪武五年的这一次大败,也是带兵打仗,从无败绩的徐达,第一次遭遇失败。

 而且还败的那么惨。

 成为了徐达心里面一直过不去的坎儿。

 此时再得知了王保保身死的消息后,徐达先是激动,而后又忍不住的叹了口气。

 深色显得有些复杂和落寞。

 他之所以激动,是因为王保保到了此时,已经成为了北元这边最后的荣光了。

 北元现在可以说,全靠王保保这样一个传奇人物进行撑着。

 王保保到了现在,已经成为了北元这边许多人的精神头领。

 王保保一死,对于北元而言,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

 他们这边若是能够利用的好,甚至于能够一举定乾坤!

 给予北元沉重的打击!

 彻底的剿灭北元王庭!

 将北元彻底打的分崩离析。

 而在将北元王庭给灭掉之后,北元仅剩的一些凝聚力,也将会全都消失不见。

 那么占据西南的梁王,以及占据东北方向的纳哈出,也将会变的更加散乱,彻底的成为一盘散沙。

 群龙无首之下,接下来大明这边想要将它们给平掉,将他们所占据的地方,都给一一收回,就变得更加容易了。

 从这方面来说,王保保身死,那绝对是一件再好不过的消息!

 他当然为之振奋,欣喜。

 但这个时候又神情落寞,为之叹气,则是因为洪武五年的那场大败,到现在他还没有彻底的讨回来。

 没能把王保保给生擒活捉,让王保保死在自己的手上。

 徐达别看长相比较清秀,气质也显得儒雅,不像是那种悍勇之将。

 可实际上,为将者又有哪个不争强好胜?

 尤其是徐达这种常胜将军。

 在对外作战上,都有着自己的心气儿。

 被王保保在洪武年五年,来了这样一场大战败。

 徐达心里面可一直都记着呢!

 一直都在做着准备,摩拳擦掌,秣马厉兵。

 准备一雪前耻,报了之前的仇!

 可哪能想到,还没等他再一次和王保保进行大规模的交手,

 王保保就没命了。

 王保保没命固然可喜了,可也让徐达一雪前耻的愿望落了空。

 今生都没有办法,再通过击败王保保来洗刷之前的耻辱。

 这对于徐达而言,无疑是一件令人感到异常难受的事。

 深吸一口气,压下了心中的种种感受。

 看看被自己扯掉的几根胡须,面现心疼之色。

 徐达又重新坐了下去。

 拿着上位让人给自己送来的密信,接着逐字逐句的读着,认真观看。

 一番观看下来后,徐达又显得有些惊异起来了。

 刚才猛然见到上位那边送来的密信,说王保保身死的消息。 自己只顾着震惊了。

 这个时候稍微冷静下来后,徐达却发现了一些不同,想到了更多的事情。

 话说,这些年来他都在北边这里镇守大明边境。

 和北元鞑子交手,他本身就处在第一线。

 关于北元鞑子那边的各种情报,也应该是他最先接触到的才对。

 而且这么多年的运作下来,他在那边也有一定的眼线。

 结果一直到现在,自己也没有接受到什么异常的消息。

 北元鞑子那边一切如故。

 根本没有任何王保保身死的消息,也没有任何的迹象表明了王保保可能出事儿。

 自己这个处在最前线的人,都没有得到相应的消息。

 那上位那里,又是怎么得到了这些消息呢?

 他离的那么远,怎么就能比自己还要先得到王保保身死的消息?

 而且,从上位给自己传来的密信能够看得出来,上位对这个事儿还是挺确定的。

 这也让徐达陷入到了深深的疑惑之中。

 不过疑惑归疑惑,徐达还是准备按照上位所言的来行事。

 对于上位的能力,他知道的很清楚。

 很多人提及上位这里能征善战之人,首推自己这个魏国公,还有老常。

 称老常这个老兄弟为常十万,称呼自己为常胜将军。

 可实际上徐达心里面却明白,真正能打的人,并非是他们两个。

 他们两个虽然有各自的优点,打出来的战绩,也确实是耀眼,可圈可点。

 但真正厉害的人,却是上位。

 上位在很多方面都很优秀,在作战上面也一样如此。

 地位上来以后,上位虽然很少再亲自率兵杀敌。

 可是,很多的作战计划,都是上位拿主意,进行制定的。

 然后再送过来,让自己等人按照他的计划去实行。

 比如破元大都,这一次重要的战役。

 上位计划详细的,连每日行进多少里都有明确。

 甚至于连他们这边进军之后,敌人那边的反应,也都给料定的很清楚。

 一场仗,还没有开始打,上位那边就已经通过计划,把胜负已经分了出来。

 而自己等人领兵按照上位制定的作战计划行动。

 各方面都是分毫不差!

 最终的结果,竟然是和上位所制定的一样!

 后面的几次战斗,也大多如此。

 至于洪武五年那次的惨败。

 其实归根结底,不怪上位这个制定谋划的人。

 而怪自己。

 自己一开始时,确实是按照上位所制定的计划来执行。

 但是到了后来,却被一些胜利冲昏了头脑,中了王保保的诱敌深入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