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杀!杀!杀!(第3页)

 父皇要是真要弄出这么一个机构来的话,只怕很多人都会炸毛。

 整个天下,也都会掀起轩然大波。

 很多人都将会生活在恐惧和惶惶不安之中。

 也必然会有诸多的怨言。

 “父皇,这是不是……是不是有些……”

 朱标斟酌着言辞,想要比较准确的把自己心里面的真实感受给说出来。

 朱元璋听了朱标这么说,对着他摆了摆手道:“标儿,咱知道你想要说的是什么。

 也知道你的顾虑是什么。

 谁让他们这些人,敬酒不吃不吃吃罚酒?

 咱这么做,都是它娘的,被他们给一步步的逼出来的。

 咱不想和他们君臣和睦吗?

 咱不想和他们共创佳话吗?

 咱不想君明臣贤吗?

 咱在此之前,也是这么想,这么做的。

 可这些人不这么想,处处给咱对着干!

 拿着咱的俸禄,还它娘的不老实!

 这些狗东西们,变本加厉,特别过分!

 既然他们这样的作死,那咱顺应他们的意思,给他们来点狠的!

 做不到让他们爱戴咱,拥护咱,自觉的听咱的命令去做事。

 那咱就让他们惧怕咱!

 每天都睡觉,都得给咱睁着一只眼!

 每日里都活在疑神疑鬼的恐惧里!

 别的办法没有用,咱就用这样的办法逼着他们变好!

 咱就不相信,咱还治不了他们!

 这些人,咱看就是他们的日子过得太逍遥了!

 需要给他们多上一些强度。

 不然的话,这些狗东西就不知道什么叫对他们好!”

 朱元璋说这话时,拳头攥到了一起。

 整个人都显得特别的有气势。

 自从在观看朱棣的人生,见到了一些锦衣卫办案,或者是向老四汇报消息的情景后。

 朱元璋心里面,就一直想着锦衣卫的事儿。

 想着要把锦衣卫给组建起来,让自己多出诸多的耳目来。

 不至于成为聋的瞎子,被人给蒙在鼓中,啥都不知道。

 只能看到那些人,想要自己看到的事儿。

 现在,又被这一次的事儿给这么的刺激了一次后。

 朱元璋立刻就准备实施这件事。

 要抓紧时间,尽可能快的组建出来。

 只靠着亲军都尉府都里的那些人来,做各种刺探消息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亲军都尉,在这上面不够专业。

 再说亲军都尉府的主要职能,也是拱卫皇帝。

 做情报探查的,只是一个特别小的分支。

 听了自己父皇咬着牙,说出来的这一番话。

 朱标也显得有些沉默无言。

 如此过了一会儿后,他道:“父皇,您说的对。

 咱们皇家确实需要有这么一双耳目。

 保证要能够通过其余的渠道,看到一些不一样的消息。

 而不是每天,看到的都是被中书省那边,过滤过的东西……”

 其实按照朱标的性格,若是在以往,得知了自己父皇想要组建锦衣卫,却又知道了这组建出来的锦衣卫的具体职能又是什么之后。

 他肯定是要进行一番的劝谏,据理力争。

 不想让父皇组建这么一个机构出来。

 毕竟他很清楚,这样的机构一旦组建出来,那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很多朝臣,都会反应激烈。

 谁乐意身边天天有人盯着你,记一下你的一言一行。

 还把这消息汇报到皇帝那里去

 最为关键的是,你还不知道身边都有谁是这样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想想就让人觉得恐怖。

 但是现在,在接连知道这些人都干出来了什么事儿后,太子朱标的心态,一下子就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他发现真的如同自己老师宋濂所说的那般,实现三代之治,甚至于是圣天子垂拱而治,这些太难了。

 真的太难了!

 如今随着朱标见识逐渐增加,思索事情又变得比较多的。

 太子朱标都在开始,怀疑这些到底是不是真的。

 是不是被人给瞎编出来的?

 真的能够达到那样的一种程度吗?

 人性是如此的贪婪,哪有那么多的君明臣贤?

 在一些事情上,自己父皇说的确实很不错。

 既然通过常规的手段,没有办法让这些人变得老实。

 那就只能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

 他们哗然就让他们哗然好了!

 不自在就不自在吧!

 正如父皇所说的那般,这些事儿都是被他们一步步给逼出来的!

 他们难受一些,恐惧一些,总要比众多百姓受到他们的压迫,残害,大明国库里的各种钱粮被他们上下其手来的要好。

 “父皇您说的对,还确实需要组建出这么一个机构来。”

 朱标望着朱元璋点头说道。

 听到朱标说出这话来,朱元璋都显得有些意外。

 意外之后,又是满心的欢喜。

 自己的标儿果然是长大了,变得不一样了!!

 原本朱元璋还有一些担心,自己家大儿子,在听到了自己的这个提议之后,十有八九会对自己各种的劝谏,不让自己这么做。

 哪能想到,自己的标儿居然只是稍微的说了那么一下,便认同了自己的这个做法。

 自己的标儿,果然是在一步步的长进。

 再没有比他更为适合的接班人了!

 只要这事儿,能够被自己最亲的人同意和理解。

 对于朱元璋来说,就足够了,

 其余人的意见,朱元璋不怎么在乎。

 “父皇,孩儿还有一事不明。”

 朱标望着朱元璋出声说道。

 “什么事儿,你说。”

 听到朱标所说出来的话之后,朱元璋马上出声询问。

 想要看看自己家标儿,是什么事不明。

 朱标闻言道:“您……怎么就给这个机构,起了锦衣卫这么个名字?

 听起来像是在此之前老早就想好的。”

 原来是这个!

 朱元璋闻言,面上露出了笑容。

 说起这事儿,心情都好了不少。

 “这是因为,咱之前在模拟老四未来,观看其人生时,发现他那边就弄了一个这样的机构,取名叫做锦衣卫。

 咱想着这个名字还挺好听的,就直接将其拿来用了。”

 朱元璋说起这话时,心情很不错,有种走了自己儿子的路,让自己儿子今后没法走的美妙感受。

 当然,这也是朱元璋观看朱棣未来,所看到的,只是一个个的片段并,不太连贯。

 不知道,这锦衣卫其实是他自己在洪武十五年,弄出来的。

 要是知道这个真相,朱元璋的心情肯定就没有这么愉快了。

 而朱元璋之前,在和朱标说他所观看到的燕王朱棣的未来时,也仅仅是将重要的事,和朱标说了一下。

 像这些细枝末节,就没有和朱标讲。

 因此上,朱标不知道锦衣卫,倒也正常。

 听了自己父皇这么说,朱标一下子就明白了。

 怪不得父皇会突然之间就要组建锦衣卫!

 看来父皇在观看老四的人生时,这锦衣卫肯定在老四的朝代,出了不少的力气。

 不然父皇肯定不会如此。

 又见到自己父皇脸上,一抹掩饰不住的得意之色。

 朱标为之暗笑。

 知父莫若子,自己父皇这个时候,为什么会露出这样的神情来,朱标已经看出来了。

 只能说自己父皇在不少时候,其实还是挺好玩的。

 接下来,朱元璋和朱标又在这里说了一些话后,就离开了朱标这边,返回了武英殿。

 来的时候,朱元璋气愤不已,忧心忡忡。

 回去的时候,心情都显得好了不少。

 毕竟他这边已经知道了,对付李善长这些人的办法。

 而且他很能确定,接下来只要运作的好,必然能够抓到李善长的长把柄。

 必然能够把以李善长为主的这些人,给一网打尽。

 让他们再也嚣张不起来!

 回到武英殿后,朱元璋没有批改奏章,而是坐在这里思索起来。

 在想接下来,该如何做才能够尽可能的,把这事儿做到万无一失。

 不出现任何的纰漏。

 同时也在想,锦衣卫该如何组建,具体负责锦衣卫之人,又该是谁。

 是让亲军都尉府的刘英来负责,还是说另外弄出一些人选?

 以及在组建锦衣卫之后,亲军都尉府这里该怎么办?

 是继续存在还是裁撤?

 各种事儿,在脑海当中不断的转动。

 如此过了好久,都已经到了下半夜了。

 朱元璋才算是心里面有了一定的定局,开始返回坤宁宫那边睡觉……

 第二天早朝,在听了宰相胡惟庸以及其他一些人,所汇报的事情,并做出了一些决定之后。

 朱元璋望着众人道:“咱决定,今年提前对地方上的钱粮支出等事情,进行考察。”

 朱元璋的这一句话说出,一下子令的李善长愣住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