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朱元璋杀疯了: 一次杀三千官员!(第2页)

 咱怕个逑!

 咱接下来就是要看看,哪里能乱得起来!”

 朱元璋的声音里,都蕴含着无穷的怒意。

 同时还有无比坚决的决心。

 听到朱元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毫无避讳的直接说出了这些话。

 令的在场的众人,无论文武,许多都是忍不住眼皮的为之跳了跳。

 朱元璋这当皇帝的,这次是真的被气到了。

 也是真的下定了决心,此时竟是连大明二世而亡,这类的话都给说了出来。

 还说要拼不惜任何代价,从头再打河山……

 很多人为之震动惊悚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心情为之激荡。

 那已经逐渐凉了的热血,在此时有一次沸腾了起来。

 这就是上位!

 这就是那个带领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皇帝!

 这份霸道,这份心气,并没有丢失!

 但同时,也令得更多的人为之惊悚。

 心头沉重。

 震撼之中,也开始默默调整心态了。

 原本以为,朱元璋当了皇帝后。

 会在很多事情上,会出现很大的不同。

 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好河山。

 在不少事情上,为了天下不乱,他都要委曲求全。

 不敢真正的翻脸,把事情做得太绝了。

 可现在,却突然发现,他们都错了!

 朱元璋这个当皇帝的,居然……还能在这种情况之下,还想着大不了重新打天下。

 这……当真令人惊悚!

 他们怕的不是一个能力极强的皇帝。

 怕的是一个不仅能力强,而且当了皇帝后,还敢不受任何约束,不怕天下大乱去掀桌子的皇帝。

 许多人在朱元璋说出这番话后,都是眼观鼻,鼻关心,装作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

 连大气都不敢喘。·x\w+b^s-z\.?c`o,m/

 至于户部尚书李泰等人,更是无比的后悔和绝望。

 早知道朱元璋会有这样的心思,那他们在此之前,说什么也不敢把事情,做得如此明目张胆。

 但现在,一切都晚了……

 同时也有人,满是希冀的望向胡惟庸,希望胡惟庸这个丞相,能够做出更多的一些事情来。

 俨然已经把胡惟庸,当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可是……陛下都发了这么大的火,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

 胡惟庸这个丞相,真的还敢再多说什么吗?

 真的还敢这样做?

 毕竟这样的氛围,让他们都感到惊悚,腿肚子抽筋。

 但接下来的事情告诉了他们,胡惟庸没让他们失望。

 他是真的敢!

 胡惟庸不愧是千古难寻的猛人,历史上最后的一位丞相。

 胆子是真大!

 “陛下,还请暂息雷霆之怒。

 这事儿,真不能如此做。”

 胡惟庸说着,就将自己头上的帽子给摘了下来,放在地上。。

 自己也跪在了地上。

 “臣身为丞相,为百官之首。

 结果现在,这天下出现了这么大的漏洞。

 有这么多人作奸犯科。

 是臣之失职。

 臣之才能,完全没法胜任丞相之职。

 就不坐在这个位置上丢人了。

 臣请辞。”

 说着,就跪在了地上,五体投地。

 特别诚恳的样子。

 胡惟庸此时说出来的话,听起来怂。

 所表现出来的姿态,也一样很怂。

 可是现在,满朝文武,看在那里,那趴在地上的胡惟庸,却没有一个人觉得他身躯渺小。

 觉得他怂。

 相反,很多人看着胡惟庸的神情都变了。

 只觉得趴在那里的他,身躯是无比的伟岸。

 太强了!

 胡惟庸当真是太强了!

 居然敢如此硬刚陛下!

 还是在陛下发了这么大怒的时候。

 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胡惟庸不愧是丞相!

 该有的担当是一点都不缺。

 敢牢牢的站在百官这边,和朱元璋这个当皇帝的对着来。

 这当真是令人吃惊。

 这是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现在胡惟庸竟敢这么做……

 朱元璋看着胡惟庸,眼中杀意涌动,神情冰冷。

 只恨不得立刻动手,就将胡惟庸给处死。

 太子朱标

,面色同样难看。

 胡惟庸这狗东西,在此之前的表现,就已经是够出人意料了。

 他是真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这狗东西居然还能够做出,这种更加出人意料的举动!

 以往的时候,怎么没有发现胡惟庸这狗东西的胆子,有这么大?

 也有不少人在为会胡惟庸担忧。

 怕他接下来,真的被暴怒的朱元璋给弄死。

 朱元璋默不作声,好一阵儿才将目光,从胡惟庸身上移开。

 开口道:“胡相,这事儿和你没多大关系。

 中书省虽然总领天下,却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这丞相,你还是接着做吧。”

 说完之后,站起身来道:“退朝!”

 他不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

 直接转身离去。

 胡惟庸还在地上跪着一动不动……

 ……

 朱元璋离开这里之后,一张脸依旧是拉的老长。

 他必须要在这个时候离去了。

 一来是不想在这个事情上,多费口舌。

 二来则是怕自己不离开的话,接下来会忍不住动手,把胡惟庸给砍死。

 胡惟庸这个时候还不能死。

 一方面是因为胡惟庸办事能力确实可以,而且精力也特别的好,在很多事情上能跟上他的节奏。

 还有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朱元璋此时,已经看出了事情的本质。

 他很清楚会胡惟庸这个时候,敢当这么多人的面,给自己来上这么一手的底气的所在。

 这是丞相这个位置给他的。

 就算是这个时候允许胡惟庸请辞,接下来再换上一个人,真的就不会再做出和胡惟庸一样的事情来吗?

 肯定还是会!

 相权在很大程度上和皇权对立,此消彼长。

 另外一方面,则是朱元璋已经是结合着,他所看到的一些未来,升起了废除丞相,废除中书省的心思。

 只是,丞相制度已经传承了上千年,早已深入人心。

 中书省也同样不好废除。

 没有足够的理由和很好的时机去做这件事,必然会要遭到天大的阻力……

 想要比较好的去把这事给做成,那么胡惟庸这个当丞相的,在今后越越嚣张跋扈越好。

 最好如同自己所看到的未来那样,直接造了反。

 那到了今后,自己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把丞相制度给废了。

 连带着把中书省也给灭掉。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必须要忍住不弄死胡惟庸!

 在一些事情上需要敲打,但在一些事上,甚至于还要故意的去纵容。

 让胡惟庸变得越来越嚣张跋扈。

 在今后一个忍不住造了反。

 他要是真的做了,那自己就能拔刀,给他们来个狠的!

 若是换别的人做丞相,能不能如同胡惟庸这般大胆,也敢来上这么一手造反,还真难说。

 所以这胡惟庸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要好好保护一下的。

 只不过到了那时,胡惟庸换来的将会是雷霆之怒……

 “胡相,起来吧胡相。”

 在朱元璋离去之后,有官员来到胡惟庸的身边,把胡惟庸给搀扶了起来。

 在面对胡惟庸时,说话都客气了很多。

 带着一些少有的尊敬。

 实在是刚刚胡惟庸做出来的那些事儿,过于震撼人心。

 若非亲眼所见,他们是真不敢相信,胡惟庸在此时,居然敢做出这么多的事情来。

 也有人把胡惟庸放在地上的帽子给拾了起来,重新给胡惟庸带上。

 胡惟庸看着众人,忍不住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显得很是心累。

 “诸位,我尽力了。

 诸位一定要记住,今后可万万不可再心存侥幸。

 更不能作奸犯科。

 既是我大明的官员,拿了俸禄,那在今后,就都要尽忠职守,切勿再存在侥幸心理。

 我等都是大明的臣子,自当对大明忠心耿耿。

 不然到了今后,倒霉的不只有自己。

 还会连累家人。

 到了那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后悔也晚了!”

 听到胡惟庸这么说,之前还不以为意的人,用力点头。

 很恭敬的出声,表示他们记住了。

 定会谨遵胡相的教诲。

 经此一事,许多人望向胡惟庸的目光都变了。

 对于胡惟庸的态度,有着天大的转变。

 尤其是那些在此之前,没有把胡惟庸这个丞相,怎么放在眼里的官员,也开始把胡惟庸当成真正的丞相了。

 并有意向胡惟庸那边靠拢。

 毕竟胡相已经通过他方才的举动,向众人证明了,他这个丞相是有担当的。

 虽然最终的

结果,也没有什么改变。

 但就冲他敢为天下官员们,和盛怒之下的皇帝硬刚,甚至于不惜摘下自己的官帽进行请辞来看,就足可以令他们另眼相待,

 发自内心的尊重。

 谁不想跟着这样的一个人身后做事呢?

 李善长这个韩国公,和胡惟庸比起来,这次就差远了。

 李善长少了很多的血性。

 话说,这次的事儿,可是李善长牵的头。

 他们很多人,都是因为相信李善长,方才会跟着李善长做出诸多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