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梅殷:没有超过三百的王朝,大明也

 一番思索之后,太子朱标神色越来越震动。!l^a/o′k.a.n·s/h*u+.`c+o!m_
也显得越来越不可置信。因为在经过了一番的思索之后,他忽然之间发现,自己二妹夫所说的,居然是真的!居然还真的是没有超过三百年的王朝!统一天下的秦朝,自不必多说。不过是二世而亡。至于取代秦的汉朝,虽然前后算起来四百年。可实际上,已经不能算作是一个朝代了。因为西汉和东汉中间,有着王莽建立的新朝。汉朝,等于说已经是被王莽给灭掉了。后面光武帝所建立的东汉,已经是妥妥的重新开国。经历了打破秩序,再次重开。虽然还是打着汉的名头,也是汉高祖的后世之孙。可是,已经有了特别大的区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那些朝代,自不必多说。都不完整,且国祚都不长。至于后面的隋朝,也同样是两代人就被灭了。唐朝时间很长,可算起来的话,从建立到灭亡也不过是二百八十九年。至于有兵就是草头王的五代十国,根本不必多提……宋朝时,南宋与北宋加起来倒是超过了三百。可是北宋失国,南宋苟延残喘。中间出现了断层,不能算是完整的。至于接下来的元朝……百年都没有……一番思索下来,朱标显得很震动。这是一个他在此之前,根本没有想过的方向。方才他还觉得,自己二妹夫说,西周两百七十五年已经不短了。还觉得自家妹夫所言,有些让人难以接受。是不是在瞎说可是现在……在二妹夫的引导之下,自己算了一下各个王朝存在的时间。竟然还真的如同二妹夫所说那般。真正算起来,还真的是根本没有超过三百年的王朝!!西周历经十二个天子,传承两百七十五年,已经是特别少见的了。只有汉唐,才能稍微比一下。这……朱标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了。对于史书,他了解很多。但是从来都没有往这个方向去想过。今天突然之间,就从二妹夫这里得知了这么一个消息,对他而言,还真的是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只觉得心中无比的震动。像是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秘密一样。朱标作为大明的太子,自然是想要自己大明,能够长久的传承下去的。把父皇打下的这片江山,尽可能的往后延续。结果现在,却忽然之间就发现,竟是没有王朝超过三百年。这……莫非说明自己大明,今后也会如此这个突然之间的发现,令朱标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来形容自己的心情。那真要这样的话,自己好像还真的如同二妹夫所说的那样。没有必要过于纠结,大明实行对外分封,从而导致在后期,诸侯们发展壮大起来之后,反过来攻打大明本土。从而将大明的王室给倾覆了。毕竟传承了将近两百多年的大一统王朝,只有那么有限的几个自己大明如果真能传承这么长时间,才被灭掉。反而已经是超过了绝大多数的王朝。这个真相,多少有些残酷。哪怕是太子朱标这样的人,一时之间也都有些要遭不住。“二妹夫,为什么会是这样怎么就没有王朝,超过三百年”太子朱标,等待了一阵之后,望着梅殷出声询问。声音之中带着一些急切,还有一些迷茫。若是说,不是每个王朝,都能达到三百年。这点他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可是现在,从二妹夫这里得到启发之后,仔细的一琢磨,才发现,竟然是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够超越三百年!这就真的让他感到,特别的不能理解。不能理解的同时,多少还带着一些紧张,乃至一些恐惧。这东西,莫非是个魔咒不成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自己等人在此之前,将其忽略……这个问题朱标想不明白。所以就将希望,寄托到了梅殷这个二妹夫身上。期待着,从自己家二妹夫这里得到一个不错的解释。这事儿是二妹夫说出来的,想来二妹夫是知道原因的。梅殷道:“这事儿,可以将之称之为王朝的规律。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轮回。每过三百年左右,就是是一个轮回。当然,这还是做得好的王朝会如此。那些做的不好的王朝,甚至会一两代人就没了。远达不到这个极限。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这事儿,倒也有一定的原因。最为根本的,其实就是分配的问题。更为直白的来说,其实就是土地在谁手中谁享受土地的产出。”土地在谁手中听到了梅殷说出来的这话后,朱标为之愣了一下。他显然是没有想到,自己家二妹夫竟会在此时说出这样的话来。说实话,在从梅殷这个二妹夫这里,得到了王朝三百年左右一个轮回这个完全被自己等人所忽

略的忽略掉的事实之后,太子朱标心里,其实是挺惊悚的。^x-x.k`s^g?.+c¨o¢m/
并且也觉得,造成这样事情的原因,肯定特别的复杂。特别的高深。甚至于朱标一时之间,都有在怀疑,是不是冥冥之中有什么神灵,或者是什么神秘的力量。在影响着,不让王朝传得太久。可结果现在,听了自己二妹夫所言,居然是将原因,给归结到了最为常见的土地上。这还当真是人感到无比的意外。这是一个,他在此之前时,完全没有想到的地方。这也太过于简单,过于朴实无华了吧梅殷看着自己家大舅哥的样子,不必开口,就已经能够明白,大舅哥心里面是怎么想的。当下便道:“大哥,还真的可以将其归结为土地的问题。大哥想一想,那些长久存在的大一统的王朝,一般而言都会经历这么几个阶段。先是非常有为的开国君主,杀破重围,再造乾坤。建立国度。这个时候,这个王朝一般都是兵强马壮,百废具兴。安定下来后,便开始了一个前期的迅速发展的时期。经几十年的发展,国力会达到一个鼎盛时期。出现一些,令人为之称道的盛世。盛世存在一些时间后,就会走向衰落。如果运气好,还能够再出现一些中兴之主。但这所谓的中兴,和之前的鼎盛比起来,已经差的太远。在度过了这中兴的时间段后,接下来,这个王朝就会接着腐败下去。一步步的不断深入,各种问题不断的增多。民生雕敝,朝堂上乌烟瘴气,各种争权夺利的斗争,层出不穷。以至于到了后面,民不聊生,天灾人祸不断,到处都是活不下去的人。直到有人高呼一声,便有无数的人景从,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陷入到了王朝末年的乱世之中。经过几年,乃至于几十年,上百年的乱世杀伐后,又会产生新的君王,新的国度。重新走向统一。然后开启新的轮回……”听到梅殷这么说之后,太子朱标又一次的思索起来。神色显得很是震动。因为他发现,这事情还真的如同自己家二妹夫所说的那样。想想他所知道的那些大一统的王朝,还真的是如同自己家二妹夫所说的那样,会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他在此之前就知道,但是却没有专门的去专门深入的去想的事儿。如今被自己家二妹夫这么一提醒,再去看,发现还真就是如此!那也就是说,自己大明,在今后也很有可能,会陷入到这样的轮回之中也将会如同汉唐这些王朝那样,经历盛世,开始走下坡路,中兴之后再次衰败。最终,一败涂地,乱象重生。民不聊生,尸横遍野。被新的王朝所取代一念及此,太子朱标心里,变得更加的惊悚了。如今大明才不过是刚开国,自己竟是已经想到了自己大明在今后的命运!这事情……也实在是太过于让人不可想象!关键是这样的念头,在心里面出现之后,他还非常的确信,自己所想的肯定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事情十有八九,真就如同自己所想的那般。自己大明,也会按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发展。而且正是在想到了这些之后,朱标心里面,就变得更加的疑惑了。“二妹夫,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也都是因为土地所引起的”朱标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很好学。很早就被诸多有名的人教导也特别的肯下功夫去学习。朱标能够被朱元璋如此的疼爱,可不仅仅只是他是长子这么简单。朱标本身也是个很优秀的人,也在其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原因。可是现在,朱标却惊悚了,也迷茫了。被梅殷这个二妹夫,所说出来的这些事情,给弄的满心不解。梅殷道:“大哥,在我看来,这些事儿,其实都可以归结到土地的位问题上去。经过了王朝末年,一系列的天灾人祸,战场杀伐,将会有许多的人死于战争。在瘟疫,灾荒等等的事情里,人口将会出现一个极大的锐减。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等到新的王朝建立,百姓们经历了乱世,人口特别少。相对而言,土地特别的多。人地矛盾倒是一点都不冲突。处于人少地多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只要开国君主不胡乱搞,稍微给上一些休养生息的政策。那么百姓们的日子,都会过得不错。整个国家,也都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而生活环境安定,百姓的日子又能过得去的情况下,人口就会得到一个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国家会逐渐的达到一个盛世。而与此同时,土地还是那么点,数量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是人口却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增长。人地之间,会逐渐达到一个饱和的状态。达到饱和之后,在今后人口还会不断的增多。但土地还是那么些。折合到每一

个人身上的土地,就会变得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