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败军之将终末路,捷报一纸定乾坤(第3页)
中路陈渊所部六万大军,早已在半月之前,折戟于澜沧关下。
而作为北玄三路伐南大军后勤中枢的徐州,连同其主帅祁振,也已悄然易主。
东路,岳麓山。
那支由宿将王坤率领的八万大军,此刻,便成了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孤军。
一支前无去路,后无援兵,甚至连粮道都已被彻底斩断的,瓮中之鳖。
王坤的命运,或者说,北玄王朝在这场南征豪赌中的最后一点筹码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郭子仪在那张还残留着血腥味的帅案上,铺开了一张崭新的、洁白的丝帛。
他亲自取过一方端砚,用清水净手,然后拿起墨锭,不急不缓地,开始研磨。
“沙沙”的声响,在寂静的帅帐内回荡,与帐外那此起彼伏的、收拢降卒的喧哗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待墨色浓稠如漆,他才提起那支笔杆上刻着“定国安邦”的紫毫笔,饱蘸浓墨,悬腕于丝帛之上。
片刻之后,他落笔。
笔锋稳健,字迹端正,一笔一划,都透着一股金戈铁马的肃杀,与运筹帷幄的从容。
那是一丝不苟的,正楷。
“主公亲启:”
“臣郭子仪,叩禀。三月初七,臣合李嗣业、鞠义、牛皋、高长恭诸将,于胡马关外与北玄西路闫真所部决战。此役,我军将士用命,天佑南境,已尽歼其部。阵斩敌军两万一千余,受降两万七千,西路主帅闫真,已于帐中伏法。”
“至此,朝廷三路伐南大军,中、西两路,共计十二万兵马,已然覆灭。东路王坤所部八万残军,困于岳麓山下,已成釜中之鱼,破之在即。徐州既定,运河已在我手,北玄腹心,已无险可守。”
写到此处,他微微一顿,抬起笔,似乎在思索着接下来的措辞。
最终,他笔锋一转,写下了最后一句。
“北玄气数已尽,天下鼎沸,人心思安。臣斗胆,恳请主公,移驾北上,亲掌北伐大局。主公龙旗所指,便是我南境数十万大军,剑锋所向!”
写罢,他缓缓放下笔,将那张墨迹未干的丝帛,仔细地吹干,卷好,封入一个崭新的蜡丸之中。
帐外,一名身着黑色飞鱼服,腰挎绣春刀的锦衣卫百户,不知何时,已悄然肃立。
郭子仪将蜡丸,交到他的手中。
“用最快的信鸽,送到主公手中。”
“喏。”
锦衣卫百户接过蜡丸,转身,身影如鬼魅般,消失在晨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