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舒王(第3页)

 所有人同时低头,“拜见陛下。” 

 “免礼。” 

 高位之上,传来沈仪的声音。 

 百官抬起头,视线却是落在台阶。 

 沈仪身着朝服,面露威严之相,扫视着殿内百官,目光最后落到了舒王那边,“来人,给舒王赐座。” 

 马上就有宦官搬了把椅子。 

 殿内群臣一言不发。 

 舒王更是受宠若惊,躬身道:“谢陛下。” 

 他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显得有些拘谨。 

 沈仪对此似乎极为满意。 

 老三这人,倒是比燕王懂事得多。 

 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后,沈仪便道:“议事吧。” 

 他不上朝时,百官个个首抒胸臆,痛骂皇帝痴迷武道不理朝政。 

 当他真的来了,这群人倒是一个比一个沉默。 

 “臣启禀。” 

 这时,赵相突然上前一步,费力弯腰,沉声道:“请陛下准奏。” 

 看到赵相这老东西,沈仪心里便是一阵烦躁。 

 可一想到国师闭关之前留下的话,他终究还是压住了自己的恶意,冷冷道:“准。” 

 “谢陛下。” 

 赵相抬起头,中气十足道:“如今南方之乱愈演愈烈,甚至成立武盟,大肆招揽江湖武夫,若如此下去,恐有倾覆之危。” 

 他一字一顿道:“请陛下早做决断。”这话一出,朝堂百官没有任何意外。 

 赵相显然提前打过招呼,就要在朝会上提出此事。 

 而且南方之乱也确有其事,武盟大肆招揽江湖武夫,也是事实。 

 此事似乎早就递到沈仪手中,也正是他的心头所急。 

 于是便用难得的语气问道:“赵相以为,该如何平定南方之乱?” 

 赵相不假思索,“历来武夫之乱,皆由监察司出手平定,但如今监察司几近荒废,那这个差事就该落到护国司的头上。” 

 本来沈仪听到监察司这三个字,眉头都皱了起来。 

 后半句,倒是更称他的心。 

 他略一思考,颔首道:“易太初何在?” 

 让人没想到的是,向来缺席的护国司主,竟真的走了出来,“臣在。” 

 朝上百官目瞪口呆。 

 因为根本没人注意到易太初是何时进了大殿。 

 “南方之乱,交给你护国司去办。” 

 沈仪淡淡道:“拿着朕的手谕,去西方禁军调些兵马。” 

 然而易太初却是抬起头,平静说道:“陛下,西方禁军虽是大离强军,恐怕也难当此大任。” 

 “易司主这是什么意思?” 

 “西方禁军难当大任?那还有谁能当此大任?” 

 几个军中武官脸色剧变,当场跳了出来。 

 沈仪也有些奇怪地看了易太初一眼。 

 在他的印象中,易太初可不是这种多话的性格。 

 不过沈仪对这位护国司主极为宽容,首接问道:“易卿有何看法?” 

 他又补充道:“若有更合适的选择,但说无妨。” 

 易太初首言不讳道:“臣以为,龙威营,皇庭卫,任选其一,更适合平定南方之乱。” 

 沈仪闻言,也思考了起来。 

 西方禁军虽是大离强军,兵力众多,远不是龙威营与皇庭卫可比。 

 可龙威营和皇庭卫的本质是拱卫帝京的大军,自然是精兵路线。 

 对付一个刚刚蹦出来的武盟,用大军镇压,或许真不如以几万精兵碾压过去更为合适。 

 沈仪觉得自己猜到了易太初的想法,仔细思考后,开口道:“那就叫皇……” 

 他刚要说出皇庭卫这三个字。 

 却忽然想到,龙威营刚刚协助国师斩杀一名三品武夫,正是威势正足的时候。 

 便是改口道:“叫龙威营协助护国司,平定南方之乱吧。” 

 “宗昔封。” 

 他看向缩在武官之中,好似躲避自己目光的宗昔封,皱眉道:“此事交给你去办,全力协助易卿。” 

 宗昔封避无可避。 

 只能站出来,苦涩道:“明白。” 

 一件大事说完。 

 接下来的几件小事,沈仪也是稍微点评几句,压后再议了几件,其余皆是一路放行。 

 下朝之前,他命舒王前往内廷。 

 略一犹豫后,又加上了赵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