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不恰药药
第157章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第2页)
李承乾闻言叹息一声,不紧不慢的开口吟了一首诗: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
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
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此诗一出,满朝文武都不由得一静,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众人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青州那片荒芜的土地,眼前浮现出一幕幕凄凉景象。
那破败的村落,荒凉而沉寂,黄土飞扬中,老翁佝偻着身躯,为了偿还债务而不得不为人佣工。
稚嫩的孩童,眼中满是无助,被家人忍痛卖出,只为换取那微薄的粮食。
寒风穿过摇摇欲坠的土墙,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月光下,残破的屋梁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会崩塌。
“哪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这句诗如同重锤,狠狠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
大臣们的脸色变得复杂起来,有的愤怒,有的惋惜,更多的则是深深的无奈与痛心。
他们仿佛看到了青州刺史赵元朗那冷漠的面容,正是因为他的自私与贪婪,才将青州百姓推向了无尽的深渊。
此时此刻,他们才与青州百姓产生了一丝共情!
那赵元朗真不是个东西啊!
太子这首诗一出,那赵元朗也算是千古留名了!
不过这样一想,这个时候举报春耕大典的确不合适!
起码也得等青州组织春耕的消息传回来,否则多少有点不将青州百姓当做大唐子民的意思...
于是乎,不少大臣纷纷开口,劝谏之声此起彼伏。
高士廉更是巍巍地站出来,声音中带着几分苍凉:“陛下,微臣斗胆,太子殿下心怀百姓,其情可悯。
青州百姓正遭大难,若此时我大唐举行春耕大典,恐寒了天下民心啊。
望陛下三思,推迟大典,先解青州之困,方不负陛下仁爱之名。”
说着,他缓缓跪下,眼中满是恳切。
一时间,朝堂之上,群臣纷纷效仿,黑压压一片跪倒在地,恳请之声汇成一股洪流,回荡在大殿之中,画面庄重而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