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奏报(第2页)

 写罢,李承乾重重落下最后一笔,仿佛将千钧重担也一并压在了纸面上。

 他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字字如铁,逻辑缜密,情理并重,再无丝毫转圜余地,这才小心吹干墨迹,装入奏匣,以火漆密封。

 “立刻呈送太极殿,面呈陛下亲启!”他沉声吩咐内侍,目光凝重。

 内侍双手捧过奏匣,感受到那份非同寻常的重量,不敢有丝毫怠慢,躬身疾步而出。

 ……

 太极殿内,李世民刚刚批阅完一部分奏折,正稍事休息。

 王德悄声入内,呈上了李承乾的密奏。

 “哦?刚回去就又上奏了?”李世民微微挑眉,接过奏匣。拆开火漆,展开奏陈,他看得极为仔细。

 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李世民的脸庞,他的表情从平静逐渐变得肃然,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

 李承乾的奏陈,如同一把重锤,一字一句敲在他的心头。

 他看到了李承乾的果决,甚至是一丝酷烈,但更看到了那份深远的考量和对大局的把握。

 尤其是那句“对此辈心存怜悯,便是对万千黎庶之残忍”,让他心中猛地一震。

 作为帝王,他何尝不知这个道理?

 只是有时身处九五之尊,听得多了仁德的谏言,难免会思虑过多。

 此刻被儿子如此直白、甚至带着几分逼迫地点破,他反而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是啊,改革已至中途,岂能摇摆?

 当年玄武门之变,若稍有犹豫,岂有今日之大唐?

 对付这些盘根错节、侵蚀国本的势力,仁慈就是养虎为患!

 他仿佛能看到李承乾写奏章时那副又倔又认真的模样,那小子,是怕自己这个当爹的心软啊!

 李世民的手指无意识地敲着御案,目光再次扫过奏陈上那些尖锐的语句:“……开弓没有回头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些许骂名,儿臣愿与父皇共担之!”

 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有被儿子教训的些许好笑,有看到继承人如此魄力的欣慰,更有一种被点醒后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