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争辫

崔仁师立即反驳:“赵国公此言差矣!杜构毕竟出身关中郡姓,与世家关系千丝万缕。让他推行新政,岂非让狐守鸡舍?”

 这话说得极重,殿内顿时哗然。

 杜构依旧不语,却见魏征微微摇头,示意他稍安勿躁。

 李世民目光渐冷:“依卿之见,该当如何?”

 崔仁师道:“臣举荐大理寺卿郑泰。郑泰虽出身荥阳郑氏,熟知世家情弊,且在大理寺为官二十余载,资历深厚,公私分明,正是最好的人选!”

 几位世家大臣纷纷附和:“臣等附议!”

 郑泰原本闭目养神,闻言猛地睁开双眼,急忙出列:“陛下明鉴!臣虽在大理寺任职多年,然所长唯在刑名断案,于新政推行实无经验。

 且大理寺近日积案甚多,臣实在分身乏术。”

 他转向崔仁师,语气略带责备:“崔事中此言差矣。推行新政需通晓民情政务之人,老夫一介刑官,岂能胜任?”

 崔仁师不料郑泰当场推拒,一时语塞。殿内几位原本准备附议的世家大臣见状,也都迟疑起来。

 郑泰又向御座躬身:“陛下,臣以为杜构在慈州政绩有目共睹,正是推行新政的合适人选。老臣愿举荐杜构任尚书右丞。”

 这话一出,殿内形势立转。

 原本反对的世家大臣们面面相觑,竟不知如何应对。

 李世民眼底掠过一丝笑意,面上却不动声色:“郑爱卿既然也认为杜构合适...”他目光扫过群臣,“诸卿还有异议否?”

 殿内一片寂静,崔仁师面色铁青,仍不死心:“陛下!即便郑公推辞,也未必非杜构不可。朝中才干出众者甚众,何不再多斟酌?”

 他向前一步,声音愈发激动:“尚书右丞掌管文书奏章,参与机要,杜构年少资浅,万一处事有所疏漏,恐误朝廷大事啊!”

 几位世家官员见状,也硬着头皮附和:“崔侍郎所言极是,还请陛下三思。”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的魏征忽然出列:“陛下,老臣有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