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不恰药药
第282章 办报刊的想法
东宫。
李承乾卸下繁复的礼服,换上一身常服,虽面带倦色,但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仿佛有火焰在其中跳跃。
春耕大典上的成功并未让他沉醉,反而激起了他更深的斗志。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曲辕犁的利好切实落到千家万户,并借此东风,将更多新政理念推行下去。
“杜荷。”他沉声唤道。
一直候在殿外的杜荷立刻快步进入,躬身行礼:“殿下。”
“今日之事,你亲眼所见。新犁之利,关乎国本,亦关乎民心。”
李承乾语气严肃,“传孤的命令下去:令各道忠诚可靠的官员及东宫属吏,密切关注新犁推广事宜。尤其要留意地方豪强及胥吏!
若有人胆敢阳奉阴违,阻挠推广;或垄断新犁图样、囤积居奇、操控原材料,暗中抬价,盘剥求购新犁的农户者,一经发现,立即密报!孤要杀一儆百,绝不姑息!”
“是!臣明白!”杜荷凛然应命,他深知此事关乎太子大计,更关乎无数黎民生计。
“还有,”李承乾踱了一步,继续道,“将今日籍田之上,耆老如何感激涕零、诸位大臣试犁后如何赞叹不已的情状,细细整理出来。
通过我们的人,在市井言谈、酒馆说书、乃至孩童传唱之中,巧妙散播出去。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此犁之利,乃上下共识,非孤一人之好。”
他不仅要推广农具,更要推广这股“革新务实”的风气,并将自己与朝中重臣、民间赞誉牢牢绑定,增加其正当性和影响力。
“殿下深谋远虑,臣即刻去办!”杜荷领命,匆匆离去。
殿内暂时安静下来,李承乾的目光投向殿外那片湛蓝的天空,思绪却飞得更远。
曲辕犁是利器,但要让百姓真正善用其利,还需要知识的传播。他想起了另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来人,传萧德言先生。”
不多时,萧德言步履从容地步入殿内。他年岁虽长,但精神矍铄,眼神中透着学者的睿智与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