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不恰药药
第287章 广而告之(第2页)
您想,一份报纸,绝不会只有一个人看。
茶馆里,识字的人会念给周围的人听;乡塾里,先生能用来教学生;里正乡老也能拿着它给乡亲们宣讲政令。
这么一算,一期报纸,看的人恐怕能有几万甚至十几万!”
这个数字让李世民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御案上敲了敲,显然是在消化其含义。
李承趁热打铁道:“父皇您想,要是咱们在这报纸上,专门辟出这么一小块地方”
他用手指在报纸第四版的下方比划了一下,“也不占大地方,就这么一小条,或者一个小方块。用来刊登一些商户的信息。
比如,西市‘张记绸缎庄’新到了一批上好杭缎;或者‘同仁药堂’有坐堂老郎中,看咳嗽痹症特别拿手;再或者‘醉仙楼’请了新厨子,推出了几样新菜……就把这些消息,用简短的文字写在这小块地方。
只需花几贯、十几贯的费用,就能让几万潜在的主顾都知道他家的生意。
这对那些想做大规模、打响名号的商户来说,是不是天大的好事?他们会不会愿意花这个钱?”
殿内安静下来。李世民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地审视着报纸上那片李承乾比划出的区域,仿佛在掂量其价值。
他精于计算,脑中飞快地算着一笔账:若一期报纸能招揽十家商户,每家收一贯,就是十贯钱!
若发行量增大,广告位因此涨价,确实能极大地弥补成本,甚至可能盈余。
魏征在一旁听着,却不由面露忧色,忍不住开口道:“殿下,此法虽看似可行,但将商贾之事引入朝廷喉舌,是否……有失体统?恐污了报纸的清名。”
李承乾似乎早料到会有此一问,立刻回道:“老师所虑极是。故此,这‘广告’内容,必须严加审核。所刊商户,必得是信誉良好、货真价实的老字号或正经商号!
所告之事,必须真实无误,不得有丝毫夸大欺骗,更不得涉及违禁之物或败俗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