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首批售罄(第2页)

 三日后的清晨,天刚蒙蒙亮,设定的发售点,如东西市口、国子监外、大慈恩寺门前早已排起了蜿蜒的长队。

 士子、商贾、匠人、甚至还有不少揣着铜板、好奇张望的妇人,皆翘首以盼。

 报纸甫一上市,几乎是被“抢购”一空。

 五千份报纸,在偌大的长安城,简直如同杯水车薪。

 许多排了许久队的人未能买到,顿足捶胸,懊恼不已。

 而那些幸运儿,则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捧着那几张轻飘飘却又重若千钧的纸页,有的立刻埋头细读,有的则飞快地奔向茶馆,那里,早有更多心急的人等着听报呢。

 顷刻之间,长安城的各个角落,都响起了读报声、议论声。

 “快看这里!陛下下令修缮关中水利,还要招募民夫,每日管饭还有工钱!”“哎呀,这‘广告’……鲁国公家的酒楼新推了‘忘忧酒’?据说是太子殿下偶得秘法所授?明日开售,每日仅限十份?”

 “鄂国公家的药堂聘请了孙神医的弟子坐诊?专治疑难杂症?这可得告诉我那老舅……”

 “还有这……这‘文苑’版块竟刊了虞秘监的《咏蝉》新诗!快,抄下来!”

 茶楼酒肆,前所未有的热闹。

 一份报纸往往被传阅得边角卷起,甚至有人愿意出高价临时租赁阅读片刻。

 识文断字者此刻成了最受欢迎的人,被众人围在中间,享受着一遍又一遍朗读和解说的请求。

 报纸上的内容,无论是政令、新闻还是广告,都成了人们津津乐道、反复咀嚼的话题。

 其带来的影响立竿见影。

 长孙无忌的绸缎庄,当日门槛几乎被踏破。人们不仅冲着那贡品苏缎,更想看看这能上“官报”的店铺究竟有何不同。

 掌柜的笑得合不拢嘴,一边忙着招待潮水般的客人,一边心里盘算:国公爷这一百二十贯花得真是太值了!这哪是广告,分明是点石成金术!

 程咬金的酒楼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人人都想预订那神秘的忘忧酒,以至于程咬金不得不连夜进宫,苦着脸求李世民再多拿几坛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