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隐户(第2页)

 此风若长,朝廷赋税日减,根基动摇;百姓依附豪强,不闻王化,乃心腹之大患也!”

 李承乾霍然起身,在殿内快速踱步。

 他深知杜构为人谨慎,数据核对必然反复验证,此事十有八九是真的。

 一股比面对李泰的挑衅、世家的非议时更强烈的愤怒与危机感攫住了他。

 报纸的成功带来的些许振奋,此刻被这冰冷的数据彻底浇灭。

 他意识到,自己之前所做的,或许只是在修补表面,而帝国的肌体深处,早已被这些蛀虫侵蚀得千疮百孔!

 “好…好一个‘天下晏然’!好一个‘海内承平’!”李承乾的声音冰冷,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

 “原来这太平盛世之下,竟藏着如此蠹虫!啃食的是大唐的根基,吸的是百姓的血汗!”

 他停下脚步,目光再次落在那份报纸上。

 报纸能传播政令,能引导舆论,甚至能赚钱,但对于这些深藏在地方、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对于这隐匿在账册数字背后的巨大黑洞,它的力量,似乎又显得有些单薄了。

 “此事还有何人知晓?”李承乾迅速冷静下来,沉声问道。

 “臣一发现蹊跷,便即刻来报殿下,未曾与他人言及。”杜构答道,他也明白此事关系重大,一旦泄露,必打草惊蛇。

 “做得对!”李承嘉赞许地点头,他沉吟片刻,脑中飞速运转。

 “此事绝不能声张。那些世家豪强,在朝在野势力盘根错节,一旦知晓朝廷察觉,必定千方百计销毁证据,转移人口,甚至联手反扑!”

 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繁忙的东宫景象,以及更远处长安城的轮廓,缓缓道:“父皇励精图治,欲开创千古未有之盛世,此等蠹虫,必须彻底铲除!

 然则,欲要除虫,必先精准找到其巢穴所在。”

 李承乾转过身,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报纸,或许在此事上,也能有所作为。”

 杜构一怔:“殿下的意思是?”

 “明面上,一切照旧。”李承乾思路愈发清晰,“报纸继续大力宣扬垦荒免税、奖励农耕之政,甚至可以更详细地说明登记户籍、授予永业田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