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修订大明律(第2页)

 两人刚一落座,朱标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父皇,你刚才早朝时说的从松阳县带回来的两本律法现在何处?” 

 看着朱标这猴急的样,朱元璋就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他招了招手,一旁的太监就连忙将两本册子呈了上来。e(2白?£+马a¥书$?=院; ?无?+t错=@内u,容°a* 

 “这就是你为父从松阳县带回来的律法,标儿你好生看看。” 

 朱元璋将册子递了过去,神色无比满意,朱标这颗为国为民的心,是让他最为喜爱的。 

 “多谢父皇。” 

 朱标点点头,接过册子细细看了起来。 

 才翻阅了几页,朱标的眼神就瞬间亮了起来。 

 他指着其中几条律法对朱元璋兴奋的说道: 

 “父皇你看这几条律法,在量刑上可谓是独树一帜,将大小罪责分成了三六九等,这样做,不仅刑罚分明,也会更加让人信服!” 

 “还有这一条……” 

 朱标越说越激动,到了后面,甚至每翻阅一页,都要和朱元璋兴高采烈说半天。 

 不过很快朱标就意识到。 

 他说了这么多,可以说每一条都将如今的大明律批的体无完肤,完全就没有给朱元璋这个修订大明律的人一个面子。 

 “父皇,其实大明律也没有那么多的问题,两者之间也是相辅相成。” 

 末了,朱标硬着头皮夸了一句大明律。 

 虽然在他看来现如今的大明律有很多过于严苛的地方,可在朱元璋的面前,总归是要留几分面子的。 

 然而,朱元璋却毫不在意的摆摆手道:“标儿,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用顾及。” 

 这才哪到哪,不过是亲生儿子吐槽一下大明律而已,还不至于让他生气。 

 要知道他在徐彦祖那里受的气可比这严重多了,更何况,这大明律又不是他一个人修订的,就算要背锅,也不是他一个人背。 

 朱标狐疑的看了朱元璋一眼,他感觉亲爹这去了松阳县一趟,不仅带回来了治国之策,就连这脾气也变好了。 

 既然朱元璋不介意,那朱标也就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将现如今的大明律还有松阳县的两本律法互相比较,取长补短,说出了不少有利大明的律法,并且还将其写在了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