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修订律法

 第四十三章 修订律法 

 “唐大人说得对,那松阳县因地制宜,所以律法和国法有些出入,用县法来治国,岂不是管中窥豹所见不全!” 

 “没错,还望陛下三思啊!” 

 其他官员纷纷附和道。.k·a¨n¢s·h¨u_j*u+n/.*n+e?t\ 

 朱元璋看了唐胜宗一眼,这位就是不折不扣的淮西勋贵,开国之后就被他封为了延安侯,平日里和胡惟庸走的很近,几乎可以说是穿同一条裤子。 

 这样的人出面反驳重新修订大明律倒也不足为奇。 

 不过让朱元璋意外的是,同为淮西勋贵的汤和却毫无反应,站在官员队列之中安分守己。 

 这也让朱元璋来了兴趣,他看向汤和问道:“汤和啊,你这位左都御史怎么看?” 

 作为都察院的一把手,同样又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淮西班底,被朱元璋点名的汤和瞬间就吸引了众人的视线。 

 先前发言的唐胜宗则是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询问汤和的意见? 

 汤和乃是淮西勋贵,更是如今大明律的受益者,他又怎么可能会赞同重新修订大明律。 

 刘惟谦更是皱起了眉头。 

 虽然他是刑部尚书,可汤和乃是左都御史。^r-a+n+w-e¨n!z!w′w′.`c_o`m¨ 

 论官员品级,和他都是正二品,在修订大明律这件事上掌握着很大的话语权。 

 要是汤和也不赞同重新修订大明律,面对淮西勋贵的阻力,朱元璋很有可能会将此事作罢。 

 毕竟,这里面看似只有一个松阳县令徐彦祖,可实际上还牵扯着刘伯温。 

 那可是和淮西勋贵处于对立面的浙东派! 

 面对朱元璋的询问,汤河从容不迫走出队列,先是恭敬对朱元璋行礼,而后语出惊人: 

 “臣以为,只要是利好大明的事情,无论高低,不管是县法还是国法,都可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此言一出,唐胜宗这些淮西勋贵脸色瞬间一变,他们没有想到汤河竟然会支持重新修订律法,这可是在损害他汤河自己的利益! 

 唐胜宗更是满脸厉色打算开口,可朱元璋的话语却接踵而至, 

 “不错,没想到汤河你小子现在还能出口成章了,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说的就很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