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举一反三(第2页)
他乃是历经数个朝代的兴衰存亡,自身的眼界自然非常人能比。
在这几世之中,他也曾经治理过朝政国家,也曾扶大厦将倾,但是最终的目的都是寻死回归而已。
更何况,天道兴衰,朝代更迭,这些历史的大势纵使是他也无能为力,难以改变。±鸿a#?特<小])·说u`|网¥? %¢?已?¤发:d布:最?_{新?°章@?节??
就算能够多延续几十年,所经历的朝代也会在历史的修正下拨乱反正。
这也就是为何来到大明朝后,他只愿意偏安一隅的原因。
“身为知县,自然要尽到自己的职责。”
徐彦祖轻描淡写的说道。
“如今松阳县已经被徐知县你治理的井井有条,不知你有没有想过,不如到朝堂上,为朝廷,为皇上做事?”
朱棣知道朱元璋一直都想招揽徐彦祖,因此率先替朱元璋试探着问了一句。
徐彦祖摇了摇头,目光看向窗外行走的百姓。
“现如今我不就是在为朝廷,为皇上做事吗?”
“这松阳县的百姓并不知道朝廷,更没有见到过皇上,对于他们来说,我这位知县,代表的就是朝廷,更是皇上,反之亦然。”
此言一出,朱棣目光一凝,心头不由一震。
他沉默片刻,俯身朝徐彦祖拱手行礼:“先生高见,在下受教。”
徐彦祖这话说的十分明白,为官只要为民,那么自然代表的就是朝廷,就是皇上。
而百姓,同样也会拥护朝廷,拥护皇上。
“什么先生不先生的,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知县而已,还是说一说松阳县的发展吧。”
徐彦祖摆了摆手,将话题拉回。
“我之所以要让你看这幅画卷,是想要告诉你,治理一个地方,要因地制宜,就如同因材施教一般,你来看。”
徐彦祖招呼朱棣凑近画卷,指着其中一处地方解释道:“就像这里,原本是一片广袤的荒地,但是因其地势平整,附近坐落的村落并不多,像这样地广人稀的地方就可以发展农业。”
“而像这一处地方,人多地少,就不能发展农业,虽然也有一些田地,可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分到土地,因此像这样的地方就要发展工业,也就是我在城边开办的那些工厂。”